1內地7月CPI未見頂 料3年高有機超6.4% 分析估下月再加息
近期內地食品價格持續高企,市場預計內地通脹仍未見頂,7月份內地居民消費 價格指數(CPI),有機會突破6月份6.4%水平,再創近3年來新高。
中央早前定調,下半年繼續以穩定物價作為宏調首務,有人民銀行 智囊認為,適度偏緊貨幣政策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并逐步使利率轉負為正。有分析指,人行或在8月再加息。
內地通脹持續攀升,豬肉價格瘋漲成為主要推手。目前內地豬肉價格,已較去年同期急升近7成。不過國家商務部傳來「好消息」,在上周(7月18至24日)期間,豬肉價格比前1周下降了0.2%,是5月份以來首次回落。
評論:繼豬肉之后,其他食品價格也出現高速增長趨勢,7月CPI或將再創新高,加上美國推出類似QE3政策可能性已極高,中國通脹形勢將繼續維持極為嚴峻額局面。值得慶幸的是,政府此次穩定物價的決心極為堅決,在前期認為CPI將于6月見頂言論充斥時,并未有放松宏調,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2新華社斥中石油中石化 油價加快減慢
國際油價由高位回穩,成品油進口關稅亦大幅下調,內地民營加油站紛紛降價促銷。不過兩大石油巨頭中石油(0857)、中石化(0386)仍按兵不動,遭到多份內地報章質疑「加快減慢」。就連官方媒體新華社亦加入批判行列,炮轟兩大油企加價只爭朝夕,對降價卻反映遲鈍。業內人士預計,由于近日國際油價有回升跡象,令過去一周布蘭特、迪拜及辛塔三地加權均價格變幅由負1%重新回到正值區間,以上述基準升跌逾4%為指標的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難以開啟,換言之汽油及柴油價格下調無望。目前國家發改委對內地成品油價格只有最高零售指導價,事實上加油站可以自行微調。內地東方早報報道,上海1242家對外運營的加油站中,截至周二晚共有87家進行降價促銷。
評論:指望依靠壟斷盈利的兩大上市油企主動降價,更多考慮消費者利益,未免顯得過于天真。之所以出現油價加快減慢的情況,與現時國家制定的4%為指標的成品油調價機制自身的易漲難落得缺陷不無關系,進一步完善成品油調價機制,更多從制度上控制油價才是關鍵。
3 FDI大增31.5% 香港居全球第三學者憂高通脹高樓價影響外資來港
香港2010年吸引外來直接投資金額(FDI)689億元(美元.下同),較上年增加31.5%,居世界第三位,金額和國際排名均創出歷來新高。投資推廣署預期,來自內地的資金是支持本港外來直接投資的重要來源。
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昨天發表的《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2010年全球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錄得5%的增長,達到1.2萬億元,比2007年金融 海嘯前的高峰仍然少15%。UNCTAD估計,至2013年才可以回復當年的水平;至于今年的金額將增加至1.4萬億元至1.6萬億元。
評論:相信香港之所以直接投資能獲得大幅增長,最主要動力就是國內資金的涌入,再次表明,現時香港正從國內吸引外資的窗口,逐步轉變為國內資金投資海外的橋頭堡。香港政府即相關金融機構必須順應這種潮流,做出相應改革,才能更加穩固香港未來的金融地位。
4 標普料中資險企三年籌逾千億
內地收緊銀根,經濟增長放緩,保險業 面臨挑戰。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昨天發表報告指出,中國保險行業的整體增長率將在未來兩年有所放緩,中資險企在未來三年的融資水平預計將超過1100億元人民幣,其中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分別約需320億元及820億元人民幣,由于企業資本實力較低,行業風險較高。
五大中資保險股昨天全線下挫,太保(2601)下跌4.54%,報30.5元;中國太平(966)跌2.32%,報18.52元;中國平安(2318)跌1.35%,報76.5元;國壽(2628)跌0.94%,報26.3元;財險(2328)跌1.81%,報14.14元。
近幾年,中資險企通過盈利和資本市場融資支撐快速發展,根據內地險企2010年財報,至少7間壽險公司的股東資金占總資產比率低于4%;至少8間財險公司的股東資金占凈保費比率低于30%,較國際水平為低,亦是屬于不理想的水平。
評論:繼中國經濟、中概民企、內銀股之后,美金融機構沽空中國經濟的組合拳再次出手,這次將目標轉向了中資險企,印證了筆者對于美金融機構將具有連續后續手段的推測。雖然上述觀點有陰謀論之嫌,但近期美金融機構對中國從上市公司 到整體經濟情況的集中唱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已極大也是事實。
5 券商料匯控中期多賺20%
匯豐控股(005)將于下周一公布上半年業績。市場預測匯控中期純利平均為81.37億美元(下同),較去年同期上升20.32%,但稅前盈利預測則平均下跌3%。部分券商指出,匯控上半年仍受惠減值撥備下降,惟經營開支仍然高企及交易收入減少。
多家券商預測匯控上半年純利由79.87億元至87.6億元不等,較去年同期增長介乎18%至接近30%。湯森路透綜合十六家券商的預測中位數為81.37億元,雖較去年同期上升20%,但稅前盈利的預測中位數為107.5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1.04億元為低。
摩根大通指出,由于美國匯豐融資貸款減少,匯控第二季信貸開支為29億元,而亞洲及新興市場貸款仍然上升,預期凈息差壓力穩定下來,令第二季凈利息收入增長3%,但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的收入繼續「正常化」,預期上半年升幅為4%,將會對整體收入增長帶來挑戰。
評論:在恒指今日期指 結算后,即將到來的藍籌股業績潮,將是決定恒指近期走勢的關鍵,目前來看下周一率先公布業績的匯控或開個好頭。
6 電能多賺47% 海外貢獻首超港
受惠于海外業務增長理想,電能實業(00006)截至6月底止未經審計的中期純利,按年增47.3%至40.56億元,創歷史新高,派中期息62仙。期內,海外業務的盈利貢獻更首次超越本港業務,成一里程碑。
電能實業昨日中午公布業績后,股價曾見60.95元的新高,收市升0.7%至60.85元。而市場平均預測,其全年純利為86.38億元,中期純利達此預測約47%。
主席霍建寧在公告中指,公司仍積極物色更多投資機會。事實上,電能實業今年能否再下一城,將新收購套入囊中,是各券商的焦點及會否進一步調整估值預測的重點。
評論:盡管電能實業的中期業績中含一次性因素,但其良好的中期業績表現,無疑將使市場對于即將到來的藍籌業績有了更多憧憬,對于市場整體信心的提振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