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388)提出的連串市場改革措施,令行政總裁李小加與本地華資證券業界關系轉趨緊張。李小加在周三向業界發表「萬言書」,闡述該所的改革理念及理據,當中更透露口風,在延長交易時間上有商討余地。至于港交所提出本港要推行隱名交易,則被業界強烈反對,據聞七大證券組織也反對此項改革,料最終成事的機會低。
港交所周二為其所提出的多項改革提出理據,希望說服業界。部分改革如提升交易系統、增加期貨捎展金及增設市后期貨時段上,遇到的阻力相對較小,料最終實施的機會很大,而港交所在重推收市競價市段(U盤)的立場強硬,料也會成事。證券界最強烈反對的,是本港實行隱名交易,七大業界組織已共識不支持。
蔡思聰:現制度先進透明
證券商協會主席蔡思聰稱,香港的「開名交易」,有助杜絕「老鼠倉」情況,因為客戶落盤后,可在大利市機看到自己的掛盤,經紀無從「出古惑」。另外,投資者落盤后也可看到自己的排序,方便改盤排盤,若為了遷就大戶的意向改變現行這個比外國還先進、透明的制度,實屬不智。他透露,雖然內地同樣是隱名交易,但中資券商都反對香港改行隱名制度。
譚紹興:反抗大料難通過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具名交易有助保障投資者,事實上,美國市場也能看到經紀的排盤,只是需要繳付一定的「信息費」。他認為,港交所推出此項改革,主要與「黑池」交易競爭有關。最近有本港大行推出了黑池交易,由于黑池交易具有隱名交易的效果,故對大戶有一定吸引力,港交所引入隱名交易,就不怕黑池的競爭。但他料,業界對此項改革的反抗力度強大,加上也增加證監會的監管難度,最終通過的機會相信不大。
加時交易輪到外資行反對
至于到當前仍在爭論的延長交易時段,譚紹興透露,其實華資經紀反對的力度不算大,不過今次輪到一些外資行表示反對。他最近與一些外資行經紀接觸,得悉一些原支持延長交易的外國人,現在也轉取保留態度,理由是本港投資者未習慣提早開市,加上午飯時間縮減,也使他們接獲內地客戶的時間變少了,故現階段難以落實,港交所明年3月會否推行第二輪延長交易時段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