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港股市重要新聞點評。
1 美債提限傳達協議 須同步削支
美國國會議員在星期天仍在跟時間競賽,希望能于周二最后限期前達成協議,把已達14.3萬億美元的國債上限提升,美國廣播公司(ABC)引述國會消息報道,民主共和兩黨的談判人員已就國債上限提升約3萬億美元,跨越2012年大選,已接近達成協議,從而向金融市場 保證該國不會出現違約。白宮一名官員表示,若議員達成協議,需時間消除國會障礙,白宮會等多數天。
根據昨天的初步協議框架,債務上限的談判內容包括實時削支1萬億美元;并會創立特別委員會,以提出建議于今年稍后再削支1.8萬億美元,并讓任何國債調升能在未來十年有相同幅度的削支配合。
委員會須于11月感恩節國會休會前有所行動,令兩會能最遲于12月底批準建議,不然包括國防及老年保健醫療制度(Medicare)等政府部門及計劃將面臨自動或全面削支。老年保健據報最多削支4%,但由于削支針對供應者,受益人將不受影響。社會保障制度(Social Security)則完全不變。
評論:美國國會在國債上限問題上的分歧,主要是兩黨基于政治上的不同考慮,但該問題若最終不能達成共識,對美國經濟將造成災難性影響,這個后果是兩黨及美國民眾都不愿意看到的,因而其最終獲解決的可能性仍高。
2豬周期見頂 魚通脹接力?
下周二(9日)公布的通脹數據受市場注目,雖然對通脹會否突破6月份的6.4%再創新高仍有分歧,但6%以上的通脹應該是跑不掉。講到通脹,最近魚類水產價格異軍突起,「魚通脹」的勢頭,更可能承接豬肉價格的升勢,成為通脹新動力。
有內地師奶說,最近豬肉價格一加再加,本想買點魚來吃,代替豬肉,但原來連魚類水產價格也漲了不少。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7月中旬活鯉魚價格,較去年同期升了近3成6。而內地較常吃的咸水魚帶魚,價格亦較去年同期升了兩成。
內地水產養殖業人士說,水產價格大升,和今年大旱大澇有關,例如受旱嚴重的江西鄱陽湖,因為干旱令水位急降,不少淡水魚的養殖密度大增,養殖環境轉差,令魚既不吃糧,產卵也困難。之后6月份的洪災,亦令湖北、湖南等9省水產養殖業受災,兩場自然災害,令水產損失上百萬噸。
除天氣反常外,內地水產業各方面成本亦大漲,有養殖戶說,工人薪金由每月1,200元漲至1,800元。6月下旬以來不少地區進入休漁期,令水產供應更緊張。
不過早前的干旱天氣,卻對大閘蟹養殖有好處,天氣干旱令水位較低,陽光能直射湖底加速水草生長,為大閘蟹提供豐富食物,今年的大閘蟹相信會更「重秤」。但部分地區天氣變化過于極端,令大閘蟹苗死亡率增,加上各種成本都在漲,今年蟹價較去年漲兩成可能難以避免。
評論:國內通脹形勢仍然嚴峻,食品價格上漲更有擴散趨勢,下半年通脹能否受控仍存較大變數。而在目前通脹形勢下,國內緊縮貨幣政策難有放松,資金面趨緊情況亦將延續,國內A股亦將繼續受壓。
3藍籌派成績表 主導港股氣氛
美國債務風波似有解決希望,對港股后市帶來曙光,不過市場人士認為,本周大市重點仍將集中在一眾大藍籌的業績。打響業績周頭炮的將是大笨象匯控(005),投資者皆關注其增長速率能否符合預期。其后還有華人首富李嘉誠掌舵的長和系,業績好壞不但影響本身公司股價,亦將對整體投資氣氛造成沖擊。
其中李嘉誠上市旗艦和黃(013)業績最受外界憧憬,由于早前已公布業績的旗下企業如赫斯基石油、長建(1038)及電能(006)等,都錄得不俗增長,故此上周和黃股價已逆市炒起。投資者現時最關注,本周四和黃公布的半年業績能否一如預期,純利能有約7倍增長。
至于今天打響業績周頭炮的匯豐控股(005),湯森路透綜合十六家券商的預測,對匯控中期業績的純利預測中位數為81.37 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0.32%。不過一眾券商最為關注匯控在經營開支及交易收入等進展,不少券商更預期匯控在削減成本措施方面,未必能達到市場預期。因此券商對匯控的稅前盈利預測,普遍估計有約3%下跌。
除了長和系及匯控兩大重磅集團的業績外,本周尚有渣打(2888)、東亞(023)、南車(1766)及東方海外(316)等重磅股將發布成績表。市場人士認為,業績好壞在未來一周將主導港股走勢。
評論:港股7月表現一般,恒指僅錄得42點的輕微升幅,反應市場整體氣氛仍弱。進入8月隨著港股藍籌業績期展開,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獲解決可能性仍高,今日港股開門紅幾率較高。另外各國7月經濟數據表現亦是影響大盤 后市走勢的關鍵,在QE2結束后美國經濟復蘇趨勢能否延續,中國通脹數據是否見頂,尤需關注。
4 支付寶爭拗解決 阿里巴巴雅虎軟銀簽協定
沸沸揚揚達數月的支付寶爭端解決方案終于落實,阿里巴巴(1688)與雅虎及軟銀(Softbank),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正式簽署協定。
根據協議,支付寶的控股公司──阿里巴巴主席馬云和阿里資本總經理謝世煌分別占股80%和20%的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諾在支付寶上市或發生其它變現事宜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屆時總市值或權益價值的37.5%,回報額將不低于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此外,支付寶的控股公司還承諾在變現之前,把49.9%的稅前利潤支付給阿里巴巴集團,作為知識產權許可費和軟件技術服務費。
評論:支付寶爭端獲解決,掃清了市場對于類似問題的擔憂,加上協議中對于支付寶的較高估值,市場望對具有第三方支付業務上市公司 進行重新估值。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近年以來規模迅速擴張,今年整體規模有望繼續翻番,行業正處于爆發性增長期,投資者可密切留意其中的投資機會。
5 和黃中期純利料爆升7倍 受惠物業銷售長實預期多賺1.7倍
長和系將于本周四(8月4日)公布中期業績,受惠于旗下電能實業(006)及長江基建(1038)的強勁業績帶動,市場普遍預期和黃(013)中期純利將飆升近7倍,達498億至515億元;而由于和黃貢獻理想;加上上半年物業銷售亮麗,長實(001)中期料將賺326億元,按年增長1.7倍。
撇除澳州業務及港口業務增長放緩,摩根士丹利表示,和黃上半年盈利表現將錄得強勁增長,市場料將重新調整其全年的業績預測。
該行預期,和黃今年上半年撇除3G業務的收入為1490億元,按年增長21%,較去年下半年則上升8%,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后,凈利潤則為77億元,按年大增114%,而EBIT(除息稅前利潤)則按年增長24%至209億元。
瑞信指出,期內和黃的港口業務表現未如人意,不過長江基建、赫斯基、零售及地產業務均表現理想,帶動集團中期錄得理想的業績。該行預期,下半年市場焦點將是集團能否鞏固其意大利的手機市場。
大摩預期,旗下3G業務對整EBIT貢獻仍然較少,投資者或憂慮意大利及英國的電訊業務需支付更多款項。
評論:長和系尤其是和黃中期業績大幅造好已成市場共識,若市場整體氣氛配合,和黃在業績公布前后繼續造好可能性極高。本周市場關注的焦點必然是藍籌股的業績,而近日公布業績的匯控,及周四公布業績長和系則是重中之重,鑒于其業績有尚佳表現可能性較高,恒指本周料將受惠。
6 地方政府還巨債被迫賣股 A股8月解禁高峰勢掀沽貨潮
內地地方債務問題引起中央關注,銀監會已敦促銀行 追收地方債款。至今年底,約四分一地方債面臨到期償還,各地方政府正醞釀不同方式解決當務之急。恰逢8月A股市 場迎來限售股解禁高峰期,其中不乏中國南車(1766)、光大銀行等國有大型企業,市場預期,地方政府或借機沽貨套現,以應對即將到期的地方融資平臺債務。
根據中國審計署統計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性地方債務余額共10.7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將于今年底到期的債務額占24.5%,約2.63萬億元。近日,銀監會已明確提出地方平臺貸款風險防控要求,主席劉明康在2011年中工作會議強調,對于到期的貸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貸新還舊。
經濟師普遍認為,一旦債務延期方式受限,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在今年中央控制樓市的大環境下,將不得不尋找其它渠道籌資還債。由于8月份A股市場將出現限售股解禁規模的高峰,地方政府通過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集資還債,被視為較可能選擇的方法之一。
評論:中國地方債務風險,中、長期來看,將持續制約影響中國經濟,進而拖累中、港股股市表現。受其影響,地方政府持股的上市公司,以及承擔較大風險的內銀股股料將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