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港股市重要新聞點評。
1匯豐績佳環球再裁2.5萬人 半年多賺35%
新興市場業務表現理想,匯豐控股(00005)在今年首6個月錄得89億美元的股東應占溢利,高于市場預期水平;承諾在2013年節省25億至35億美元(約195億至273億港元)的匯豐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Stuart Gulliver)表示,計劃至2013全球裁減3萬名員工,占員工總人數的10%;今年首半年銀行 已裁減了5,000人。
集團宣布第二季股息0.09美元,上半年共派息0.18美元;歐智華重申,有信心維持漸進派息政策。業績較市場表現為佳,加上表明大刀闊斧削減成本,刺激集團股價在倫敦進一步造好,高見624.9便士(折算約80.05港元),即市升幅達5.1%,為集團今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幅,較本港收市價76.95元高出3.1元;隨后歐美制造業數據欠佳及鎊價下跌,匯豐倫敦股價隨大市急回順,收市折算報77.05元,較港高0.1元;截至本港今晨1時45分,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折算報76.75元,較港低0.2元。
證券商昨發表匯豐中期業績初評,普遍指大笨象業績勝預期,主要驚喜來自亞洲業務,但暫未有券商修改對匯豐盈利預測及目標價。
歐智華昨出席環球電話記者會時指出,集團已開始在拉丁美洲、美國、英國、法國和中東進行營運架構重組,將員工減少約5,000人;不過,集團同時在亞洲增聘約5,000人,故員工維持在29.6萬人。
評論:匯控中期業績勝預期,有利于市場對于后續藍籌業績的憧憬,利好港股后市。唯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及美債談判仍存變數,美信用評價或被下調或制約港股反彈力度。整體來看,藍籌業績仍將是決定近期港股走勢的最關鍵因素,在周四市場憧憬極大的長和系業績出臺前,恒指近期強勢仍望延續。
2內地PMI勝預期 仍偏弱
內地官方及匯豐昨日分別公布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其中官方數據50.7,雖為2009年3月以來新低,但環比僅回落0.2,比市場預期的50.2為佳,顯示經濟總體呈平穩回調態勢;而匯豐的終值數據雖錄得低于50水平線的49.3,但已比此前預覽的48.9略升。由于兩個PMI數據采納的企業規模與數量有分別,兩者比較正好反映出中小企現時面臨較嚴峻的經營環境。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及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PMI數據,跌幅比過去2個月明顯收窄,顯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趨穩。從各分項指數來看,除生產指數及產成品庫存指數降幅超過1個百分點外,其它如購進價格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的降幅均少于1個百分點,而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等也略有微升。巴克萊認為,數據進一步確定中國今年經濟是“軟著陸”,料8月份PMI將反彈回升,瑞信報告也指,優于預期的PMI將緩解外界對內地經濟“硬著陸”的憂慮。
評論:發改委規定全國性的太陽能電價政策,或標志著中國太陽能發電需求望全面啟動,對于太陽能發電市場的發展意義重大。但近期亦有傳聞,現時主要的太陽能需求市場,歐洲受歐債危機影響,或再次大幅減少對太陽能的補貼力度。鑒于中國太陽能發電市場的需求規模仍遠小于歐洲,加上下半年大量新產能投產,在經歷下半年太陽能市場的短期回暖后,中期看太陽能電池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將延續。
4 味千添加劑風波 卷走20億市值
味千中國(00538)“骨湯門”余波未了,昨又掀“添加劑風波”。味千昨公告指,曾因在面食中添加山梨糖醇,遭有關機構起訴,并于2010年5月遭罰款78.7萬元(人民幣,下同)。
雖然時隔1年有余,事件仍累及味千大跌12.3%,至13.46元,市值縮水20.2億元。公司收市后發公告,澄清山梨糖醇為普遍用于食物的添加劑。
至于味千為何不及時公布有關訴訟,營運總監尹一兵昨通過短訊響應,“無法規要求公布正常經營的處罰,(罰款)不影響未來營運”。
味千公告續指,2009年1月前,中國并無使用山梨糖醇的國家標準,味千雖有申請使用,但在遭起訴后,已立即停用。到今年1月,中國已宣布允許在面食中添加山梨糖醇。
有本地分析員指,既然國家已準許在面食中添加山梨糖醇,就證明味千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為股價進一步下跌解除了一枚“重磅炸彈”,預計股價可暫時得到喘息,但不排除未來會有進一步負面傳聞。
評論:在國內食品安全飽受質疑的今天,食品類上市公司 已成為目前香港市場上風險最大企業類型,投資者需更加謹慎。
5 恒生多賺16% 無意改派息政策
恒生銀行(011)截至6月底止半年賺80.57億元,同比增15.7%,略優于市場預料的中位數79.7億元,每股盈利4.21元,維持派息每股1.1元;對于監管機構要求增加儲備會否影響派息,行政總裁梁高美懿表示,派息要視乎盈利情況、儲備及投資機會等情況,暫時沒有研究會否調整全年派息政策。
恒生上半年的資本充足比率由13.6%升至13.8%,核心資本比率由10.8%升至11%。梁高美懿表示,已與金管局就儲備達到共識,恒生會分兩個階段上調資本充足比率,上半年已完成上調,下半年將再度增加資本。被問及會否因而影響派息,她指出,要待《巴塞爾資本協議III》出臺,再視乎投資機會等,才能具體確定資本調配。
上半年在低息環境及競爭激烈下,恒生的凈息差收窄下跌4個基點,至1.68%;而凈利息收益率減少2個基點,至1.75%;凈利息收入增加13.8%,至76.37億元。
評論:和匯豐一樣恒生銀行中期業績亦較佳,藍籌中的港資銀行業績整體表現正面,市場對于中期業績的憧憬將更加熱烈,港股后市仍可高看一線。
6 奧巴馬成輸家 明年選情告急
美國白宮及國會就提高債務上限的角力告終,大多數傳媒均認定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是今次輸家,一來無法得到一次過提高債限的承諾;二來一直強調的加稅底線,被一下子攻破;三來他表現出毫無談判能力,情況幾乎失控,令他明年角逐連任的選情告急。
向來是民主黨友好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亦不留余地批評奧巴馬,今次是向毋須承擔后果的政治敲詐者投降。克魯曼指奧巴馬原本可利用總統權力,以加強談判籌碼,但他甫開始便稱不會使用,令共和黨可以“賴皮”。
奧巴馬亦顯示出自己政治上的天真,以為兩黨議員會將黨及個人利益放低,以國家及3A評級為大前提去解決問題;殊不知共和黨“企硬”,民主黨亦寸步不讓,結果在這場“斗耐唔眨眼”的游戲中,奧巴馬率先眨了眼,只能達到避過違約的最基本目標。一次過提升債限沒有了,加稅亦沒有了。
不過,亦有評論認為奧巴馬只是賭一鋪,而且勝負未分。雖然今次換來欠缺談判能力的指摘,卻贏得在明年大選之前,毋須再為提升債限而與共和黨爭拗,影響選舉工程的最有利競選條件;至于稅務寬減以至加稅等敏感議題,大可留待明年再作競選籌碼,甚至用作攻擊共和黨的武器。
評論:美國債務上限談判早已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政治因素已成為影響談判結果的最重要因素。更多的從政治角度來考慮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就很容易得出美國兩黨絕不會任由債務上限問題發展,從而影響選民的利益。對于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無須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