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人民幣股票正如箭在弦,由港交所(0388)用以支持二手交易的「人證港幣交易通」(TSF),將于10月下旬推出。另一方面,在「雙幣雙股」的制度下,現行上市公司可透過配股、供股,或是向現有股東公開發售人民幣新股,以增發人民幣股票。就此,港交所不會特別為人民幣股票訂立新的規則,與現時以港幣計價的股票處同等地位,同時亦將允許「雙幣雙股」之間可以互相轉換。
「雙幣雙股」,即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有港幣及人民幣股份在市場流通。港交所人民幣產品專責小組主管陳秉強昨表示,自公布有關人民幣股票規劃以來,已獲得不少市場查詢,并已有上市公司與交易所就「雙幣雙股」的模式進行研究,惟未有透露具體數字。
不度身定新規則 享權利相同
當前上市規則適用于所有幣值的股票發行,故港交所不會因應人民幣股票即將推出,為其度身定造新規則。陳秉強按示,冀在人民幣股票推行后,讓市場自行形成習慣,屆時交易所不排除會考慮將有關人民幣股票市場的習慣,加入上市規則中。
如現時已在港上市的股票,欲發行人民幣股票,有關人民幣股份將會獲發新股票編號。增發人民幣股票的方法有三,包括配股、供股,以及向現有股東公開發售人民幣新股。港交所相信,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股票,仍會較新股上市(IPO)簡單,因可免卻上市聆訊,只需公司向交易所提交通函便可,亦不會單就從人民幣股票設立最低市值限制,會與公司的港元股票一同計算,但港交所會叮囑上市公司,要確保有相當規模的人民幣股份支持流通量。
較新股上市簡單 免上市聆訊
在雙幣雙股的模式中,交易所不會要求強制上市公司,將人民幣股票及港幣股票定成「可轉換」,即兩者各自的股東名冊,于股票上市后可互換相通,兩者股票的持有人可享用相同權利,亦可令兩種股票的套戥效率提高。而在不轉換的情況下,人民幣股票及港幣股票將會各自獨立流通。
雖然未有強制上市公司必須采用可轉換,但陳秉強坦言交易所傾向鼓勵可轉換,不排除日后當人民幣流動性越來越高時,會令原先港幣股份轉換至人民幣股份,但不擔心出現一面倒的情況,主要由蒥場決定;同時,當上市公司決定轉換時,亦會有一段短時間的冷河期,以及要有充分的理由。
券商料藍籌紅籌股興趣最大
證券商人士認為,料雙幣雙股推出初期,料以藍籌及紅籌股發行人民幣股票的興趣最大;但發行與否,仍很視乎所得人民幣資金如何回流內地,以及相關內地項目所需的資金情況。
人證港幣交易通最快下月推
另作為港交所用以支持二手交易的「人證港幣交易通」(TSF),陳秉強表示估計最快可于10月下旬推出。他透露已有逾100家的券商登記參與機制,稍后將進行市場測試。
至于TSF的港元兌人民幣額度,陳秉強指已跟多家銀行商討,預料很快可以完成。據報道指出,本港3家發鈔行合計承諾的兌換額度約為120億元人民幣,其中以本港唯一人民幣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最多。
TSF意念為讓沒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可用港元向TSF買入人民幣股票,日后再經TSF沽出人民幣股票,亦是收回港元,即「港元入、港元出」,而每次使用TSF則要繳付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