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股市9月27日重要新聞點評

27日香港股市重要新聞點評。

1 炒歐洲救市 美股收市漲272點

市場憧憬歐洲推出救市措施化解歐債危機,歐元乘勢在8個月低位反彈,令受洗倉打擊暴挫的商品價格跌幅收窄,金融股帶動歐美股市早段反彈,但美國新屋銷售跌至半年低位及科技股疲弱,遏抑股市升勢。

道指午市曾升286點,開曼公司注冊本港今晨4時(即收市),升272點,報11043點;標普500指數升26點,報1162點。有分析師指蘋果iPad定單大減,令蘋果股價下滑,遏抑科技股表現,拖累納指曾跌37點,午市倒升33點,收報2516點。英法德股早段曾跌1.5%至2%,后倒升1.6%至4.2%,英股收市升0.4%,德法分別升2.9%及1.8%。

評論:市場憧憬歐洲救市措施,隔夜美股大幅反彈,料帶動港股有所企穩。而國際商品期貨價格的大幅回落,亦有望降低中國輸入型通脹壓力,有利于中國經濟。唯現時歐美股市的反彈,更多的是建立于歐洲救市措施將化解歐洲債務危機的憧憬之上,而實際情況是歐債危機短期內解決可能性并不大,后市仍可能繼續發酵,歐美股市反彈料難持續,投資者現時入市仍需謹慎。

2資金撤出亞洲 股匯骨牌式下挫

在歐債危機及美國衰退風險下,新興市場的亞洲更顯波動,股匯近期不斷出現骨牌式下挫,繼南韓股市上周五急瀉近6%后,昨天輪到泰國,一度挫近一成,最后以5.7%跌幅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港股近月的跌幅也遠高于歐美。分析員表示,市場波動,亞洲市場將變成「提款機」,投資者在今年表現較好的市場套現,亞洲地區更傳出股票基金回贖,只要歐債危機未解決,亞洲股匯下滑的情況將持續。

由于泰國央行周末表示或需要因全球經濟放緩而調低增長預測,泰股昨天一度跌逾9%,低見867.86,近低位時更曾出現技術問題暫停交易30分鐘。大市后來回穩,但收市仍跌5.7%,創2008年10月27日以來最大跌幅。

繼上周五急挫5.7%后,南韓股市昨天再跌2.6%,創一年新低。南韓的海外投資者凈賣出達2.15億美元,令本月凈賣出額增至逾2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股市均跌逾3%。分析員指出,亞洲等新興市場前景仍令人憂慮,因為交易員隨時準備在個別市場回穩便沽貨套現。

MSCI亞太指數昨天連跌三天,彭博——摩根大通亞洲美元指數亦跌至10個月新低,促使泰國、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等相關當局入市護盤。

泰銖昨天連跌第四個交易日,菲律賓披索下跌,分析員指出,或許因為股票基金贖回推動投資者拋售兩種貨幣。

有駐新加坡歐資外匯交易員表示,他每逢低位便會買美元沽亞幣,因為危機尚沒有結束跡象。他預料,亞洲當局將持續干預,但認為他們根本無力阻止趨勢。

南韓今年已有16家儲蓄銀行遭勒令停業;加上南韓信貸違約掉期(CDS)近日超越法國,令人擔心南韓的金融系統穩健性。韓圜上周大跌4.7%后,昨天再跌逾2%,至1美元兌1195.8韓圜,非常貼近上周創下的低位。

南韓發展銀行高級外匯交易員Lee Jung Ha表示,歐洲債務危機持續、南韓股市大跌,以及出口商憂慮韓圜繼續下跌而拒絕沽售美元,均是拖累匯價的原因。

評論:近期亞洲股市走勢明顯弱于的經濟形勢明顯較差的歐美股市,其中固然有新興市場不成熟,波幅相對較大,亞洲各國自身亦存在不少問題等因素,但資金持續流出亞洲亦是亞洲股匯走弱的重要原因。鑒于現時歐美經濟形勢仍難樂觀,后市繼續惡化可能性仍大,資金流出亞洲趨勢仍將延續,亞洲股市短期或仍將跑輸歐美股市,投資者仍需謹慎。

3 內外形勢復雜 宏調陷兩難

內地宏觀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兩難困境。一方面高通脹、樓市泡沫、地方債務問題惡化,另一方面卻是國際經濟形勢惡化,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中小企面臨大量倒閉等。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4日在美國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IMF)會議期間表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繼續調整結構,增加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這被境外機構解讀為中國可能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

然而,08年推出的兩年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的后遺癥正逐步顯現,在這個背景下,期望內地推出新一輪刺激方案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會進一步加劇通脹、資產泡沫和經濟結構失衡。

8月內地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升6.2%,盡管比7月稍為回落,但預期未來幾個月CPI仍將在高位運行。

當前,通脹和樓價居高不下,地方債務問題開始發酵,而民間高利貸又開始爆煲,面對當前的經濟亂象,加上外圍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這使內地宏調的節奏和方向更難把握。

周小川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然較強,中國面臨物價上漲較快、資本流入較多的挑戰。這意味著,控制物價依然是首要任務,貨幣政策短期內不會放松,但也不太可能進一步緊縮。

事實上,今年以來的緊縮政策之下,并未能有效抑制通脹、樓市泡沫,反而造成了銀行資金緊張,民間借貸活躍,融資和經營成本上漲,以致大量中小企面臨倒閉,并且引爆民間借貸,加大金融風險。

當前國際和國內形勢復雜,預期短期內中央宏調政策將保持靈活性,繼續觀察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因應形勢再決定是否作出適度的微調。

評論: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美國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形勢亦不樂觀,在全球經濟可能二次探底的背景下,飽受通脹困擾的中國經濟陷入「保增長」和「控通脹」取舍兩難的境地。在這種前所未有的兩難情況之下,短期而言,國內緊縮政策仍將延續,中、港股股市仍將繼續受壓。

4 不利傳聞夾擊平保急瀉14% 三年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211億

股持續尋底,中資保險股近日亦接連下挫,其中受多項利淡傳聞困擾的中國平安保險(2318),昨天更出現洗倉式下跌。縱使公司發言人澄清沒有融資計劃,而主要股東之一匯控(005)減持的傳聞亦未獲證實,但平安股價昨天仍急瀉近14%,為近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股價創自2009年3月中以來的兩年半低位,單日市值蒸發211億元。另外,中國財險(2328)及中國太保(2601)亦分別急跌6.4%及8.4%。

中國平安昨天低開后跌幅逐步擴大,曾一度跌15.23%,最低見41.75元的兩年半新低。平保H股最終收報42.5元,跌幅達13.7%,為跌幅最大的中資金融股,成交額增加至25.22億元,為港股全日第二大成交金額股份。平保A股亦曾觸及跌停板,收報34.37元人民幣,跌幅9.58%。

中國平安發言人盛瑞生接受查詢時表示,不知道昨天股價大跌的原因,目前沒有收到大股東減持的通知,公司亦沒有再融資的計劃,也沒有投資歐洲債務,現階段沒有應披露而未發布的信息。他強調,中國平安各項業務一切運作正常,公司維持穩健增長。

公司昨晚發布公告指出,公司經營狀況一切正常,財務穩健,核心業務穩定發展,中國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償付能力或資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監管要求。

評論:受利空傳聞帶動,市場恐慌情緒彌漫,中國平安領跌中資保險股。在現時市場信心極弱的背景下,在傳聞未獲正式澄清之前,保持相對謹慎應是正確的選擇。

5 中信證券截孖展公開發售不足額

港股不濟,多只新股最終都不敵市況波動,相繼擱置其上市大計,新股市場氣氛持續冷清,但未有阻礙中信證券(6030)的上市步伐,該公司昨天截止孖展認購,但公開發售方面遠遠未達標。

截至昨天止,綜合8間券商統計,為中信證券共借出240萬元的孖展額度,以相當于其公開發售集資7.56億元計,該公司公開發售方面仍未獲足1%的認購,距離達標甚遠。

不過,據市場消息指出,由于集團在6位基礎投資者加上主要投資者的護航下,其國際配售方面已獲足額,甚至超額認購,故集團意向繼續掛牌上市。中信證券將于今天截止認購,10月6日掛牌。

評論:大市持續偏弱,投資者參與新股發行意愿減弱實屬正常。諸多新股選擇暫時擱置上市,實屬無奈之舉。

6 電訊股重創 獲利盤拖累

一向被市場認為防守性較強的電訊股,縱有蘋果專門店周末在港開幕消息「沖喜」,但在大跌市中亦無法幸免,其中數碼通(00315)繼上周四暴跌逾17%后,昨再跌超過1成。市場分析指出,電訊股今年以來跑贏大市,獲利盤涌現或會對其股價帶來壓力。

早前痛失Vodafone作為業務伙伴的數碼通,昨股價一度挫逾14%,收市仍跌11%,報12.5元,重返7月低位。事實上,數碼通股價今年來已升逾6成,有分析員指,投資者在市況不明朗下先行沽貨獲利,故此跌勢或會加劇。

至于成為Vodafone新伙伴的和電香港(00215)昨亦急跌6.5%,收市報2.57元;而日前宣布分拆電訊業務細節的電訊盈科(00008),跌幅亦達5.8%。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