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月CPI勢高企 官認調控兩難 內外夾擊
內地物價持續高企,多家機構預料,9月份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仍會達到6%以上的水平,顯示內地通脹回落速度緩慢。面對通脹遲遲未受控,而歐美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可能拖累中國經濟,新華社撰文分析指,在目前環境下,貨幣調控力度不能驟然放松,但又不宜過于緊縮,當前貨幣調控正來到「兩難」的十字路口。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中旬(11日至20日)內地食品價格普遍上漲,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豬肉價格,較9月上旬再升0.2%,達到每千克31.68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此外,部分蔬果價格更顯著急升,例如黃瓜、西紅柿、香蕉等,9月中旬的價格較9月上旬上升超過半成。
在食品價格上升帶動下,機構普遍估計9月份CPI將高企在6%以上的水平。中金公司的報告認為,9月前3周食品價格上漲具有季節性,反映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夕,民眾對食品需求上升,預計9月食品價格,較8月份環比升幅可能高達1.5%至2.0%。
評論:鑒于國內9月CPI仍將高企,國內嚴峻的通脹形勢短期難于緩解,中國金融體系亦面臨民間借貸風險擴大,房地產及地方融資平臺風險不斷累積等問題,加上歐美經濟形勢不佳亦或連累中國經濟等因素,中國宏調兩難處境日益凸顯,F時市場共識時,中國宏調短期內將維持既不放松,又不收緊的情況,再次情形下,中、港股市后市料仍將繼續受壓。
2 歐債憂慮稍紓 道指收市漲146點
市場繼續受憧憬歐洲推出救市措施、化解債務危機的樂觀情緒支配,避險意識降溫,令美元及美英德國債大幅回落,歐元、商品及金融股乘勢顯著回揚,惠及以歐美為首的環球股市大幅反彈。
道指午市升296點,本港時間今晨4時(即收市),升146點,報11190點;標普500指數升12點,報1175點。量度歐股表現的Stoxx歐洲600指數收市升4.2%,是5月10日來最大升幅。英法德股升4%至5.7%,法國3大銀行法巴、法農及法興急升13%至17%,德銀亦升12%,連同歐洲最大保險商安聯(Allianz SE)及安盛(Axa SA)升至少8%,成歐股上升火車頭。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市場指數從周一的兩年低位,大升4.5%,是去年5月以來最大升幅;亞太指數及世界指數分別升4%及3.2%,是逾4個月來最大升幅。量度市場恐慌情緒的芝加哥VIX驚慌指數跌8.3%、至35.78。
評論:在市場繼續憧憬歐洲推出救市措施,以及三季度結算的“櫥窗效應”影響下,環球股市大幅反彈。不過由于現時的反彈主要是建立在投資者對于歐洲救市措施的憧憬之上,而現時歐洲各國在救市政策上仍存較大分歧,具體救市政策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傳聞階段,加上國內9月通脹形勢仍然嚴峻,本輪反彈現時仍缺乏足夠的實質利好支持,一旦期望落空,在“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影響下,港股后市或將出現大幅回落走勢。在港股已出現大幅反彈情況下,現時入市追反彈直博率已不高。
3 貴貸爆煲 內房勢成導火線標普點名綠城等6內房最危
影子銀行導致的金融危機,有學者斷言最高危的導火線將從房地產而來。地產業多年繁榮積累下的開發貸款早已是天文數字,單是發展商的銀行貸款已達2萬億元之巨,還未計同樣龐大的個人按揭貸款。更令人憂慮的是,非銀行途徑融資,亦即影子銀行現時早已成地產商的借貸主流,利息之高早令人咋舌。故此市場若持續逆轉,資金鏈斷裂,內房倒閉潮隨時涌現,連帶沖擊銀行與金融體系。評級機構標普昨日即警告,若明年的內地房地產銷售回落三成,將有一半地產商會出現債務違約的可能。
當中標普特別點名包括沿海家園(1124)、綠城中國(3900)、合生創展(0754)等6家本港上市的內房股,指為資金流最高危的企業,只要明年銷售減少一成,即有可能隨時爆煲出現資金斷流。有內地開發商對本報記者表示,資金流問題已是內房企業的生存關鍵,目前內房企業的正常借貸利率已達到25厘至30厘,以四至六成貴利借貸的小企業更要紛紛變賣資產以救亡。
評論:在國內持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國內樓市成交持續清淡,開發商資金壓力日益顯現,地產商會出現債務違約的可能性不斷加大,現時已有類似案例出現?紤]國內房地產調控措施仍將延續較長時間,對于資金緊張的國內房地產開發商而言,香港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降價促銷以回籠資金正成為解決資金問題的最主要手段,國內房價的整體下調只是時間問題。
4 資金緊絀 借人幣平過港元
港元資金緊絀之下,香港終出現「借人民幣平過港紙」的情況。市場消息指出,正在籌組一項總值3億港元銀團貸款的UA財務(UA Finance),貸款將分為人民幣及港元兩部分,定價后人民幣貸款利率,較港元部分低約17%,這亦是本港銀團市場首見。
銀行界人士指出,因港元及美元貸款需求續升,今年以來本港銀行便一直面對資金來源緊絀的問題,港元貸存比率在7月微降,惟仍高企83.7%,而歐洲債務危機更令到資金緊絀情況進一步惡化,近期亦見到很多銀行以高息吸引港元存款,相信這情況將繼續,而爭取存款的成本亦會反映在貸款價格之上。據資本市場刊物《基點》報道,是次UA財務的人民幣及港元組成銀團,是第二宗離岸人民幣貸款。3億港元等值的3年期貸款中,港元部分占三成,人民幣部分則占七成。至于首宗離岸人民幣銀團,則要數中國自動化集團(00569)所籌組的5,000萬美元、3.5年的銀團貸款。
評論: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香港出現「借人民幣平過港紙」的情況,固然存在港元資金緊張的情況,但人民幣存款缺乏投資渠道則是更加重要的原因。而人民幣投資渠道的缺乏將大幅減緩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所幸的是中、港政府之前對此種情況已有所認識,包括RQFII在內的相關政策推出望有所加快。
5 兗煤18億購澳洲煤礦
兗州煤業(1171)昨天公布,以18.63億元(人民幣.下同)注冊香港公司程序收購澳洲普力馬煤礦公司和西農木炭公司100%股權。
公告表示,子公司兗煤澳洲旗下澳思達公司昨天與澳大利亞西農公司簽署協議,打包收購其兩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兩公司2011財年合并報表主營業務收入1.434億澳元,息稅前利潤1150萬澳元(約7220萬元人民幣),占兗煤2010年度按中國會計原則編制凈利潤的0.8%。是項交易仍需待中澳兩國政府主管機關及監管部門最終批準。
其中普力馬煤礦主要從事煤炭勘探、生產和加工業務,截至2011年6月30日,其煤炭儲量約1.38億噸,資源量為5.35億噸,目前該煤礦生產能力為每年500萬噸,2011年財年的實際產量為350萬噸。
評論:在現時歐美經濟面臨二次探底的情況下,中國企業選擇「走出去」收購類似煤炭、礦產之類的資產在大時機上可謂恰逢其時。不過鑒于歐美經濟最壞時刻尚未到來,中國在收購海外資產時的最佳出手時機亦未到。
6 歐擴大救市規模 未達共識
歐債危機再說露曙光,各方在金融市場 動蕩下,開始透出多種方案挽救歐債危機引發的危局。
不過,由于各方案仍流于向傳媒放風階段,救市方案會如何融資及各國怎樣分擔尚未見眉目,將是股市大反彈后,投資者仍要面對的現實。
雖然有報道說歐盟會把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擴大至以萬億歐元計,正如Forex.com的Kathleen Brooks指出,2萬億至3萬億歐元救市方案理論上確是十分好,但現ㄊ鞘諧『雎粵擻滌蠥AA評級的芬蘭并不同意擴大EFSF,而它是歐元區中六個擁有AAA級評級國家之一。
此外,西班牙財長Elena Salgado也表示歐盟并無討論把EFSF擴大至2萬億歐元,另一成員國斯洛伐克國會議長Richard Sulik認為希臘不應再獲援助。連串分歧的言論,均顯示歐元區成員一如過往,對拯救歐豬國仍未達成政治共識。
評論:市場廣為憧憬的歐洲推出救市措施尚處于傳媒放風階段,歐洲各國在各自利益驅使下,已出現不少的反對聲音,再次表明歐洲各國在救市具體措施上達成共識的難度。其實,投資者對此情形應該并不陌生,之前類似情況已多次出現,考慮歐洲各國的利益沖突難于調和,投資者實在不亦對歐洲救市措施期望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