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與香港交易及結注冊英國公司算所有限公司(下稱“港交所”)在鄭州簽訂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就品種創新、市場開發、規則完善、技術升級、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在儀式上表示,港交所已從一個區域性的交易所發展成為大中華地區的資本集結中心,要抓住機遇讓港交所成為內地企業的“首選境外集資中心”、內地資本的“首要境外投資中心”和“全方位的國際金融中心”。
李小加同時稱,港交所已代表中國與巴西、俄羅斯等“金磚五國”(BRICS)的7家交易所組成共推各自股指期貨產品聯盟,不僅將開拓OTC清算業務,而且“一定要進入大宗商品市場”。中國雖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生產國和大宗商品消費國,但定價權有限,港交所與鄭商所進行戰略合作,就是要力爭找到一個切入點,最終在商品定價權方面掌握主動。
事實上,市值名列全球交易所之首的港交所,上市的商品期貨品種僅有美元報價、交易和美元結算的黃金期貨。目前,港交所正利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積極準備推出各類人民幣衍生產品,并將目標瞄準與內地交易所合作開發商品指數期貨,甚至更廣義的中國股指期貨。
今年以來,鄭商所成交量一直名列國內期貨交易所之首,且在FIA(美國期貨業協會)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全球各主要衍生品交易所成交量排行榜中,該交注冊BVI公司易所已上升至第11位。而鄭商所早在1995年6月就加入了國際期權(期貨)市場協會,并先后與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日本關西農產品交易所、東京谷物交易所、巴西期貨交易所、印度多商品交易所、尼日利亞證券與商品交易所等國外多家期貨交易所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定期交換市場信息,進一步擴大了該交易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