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中國香港的市場情況,若不降低發行價,光大銀行和海通證券近期在港上市的可能性很小。”某券商港股首席策略分析師告訴記者。
[注冊英國公司]受海外市場波動影響,今年港股走勢不佳,投資者信心降至冰點,這也給赴港上市的內地金融機構帶來了麻煩。
海通、光大推遲發行
海通證券昨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2011年12月5日在香港刊登H股招股說明書。不過,由于目前市場環境變化以及近期市場意外地出現劇烈波動,出于對投資者利益的考慮,經公司與聯席保薦人及聯席全球協調人商議后,決定推遲H股發行工作,另行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H股發行上市工作。
根據海通證券此前披露的H股初步招股文件,公司擬全球發行12.29億股H股,其中95%為國際配售,5%公開發售。招股價區間為9.38-10.58港元,最多可募集130.07億港元資金;若行使15%的超額配售權,可再發行1.84億股H股募集19.51億港元,募集資金總額最多可達約150億港元。
海通證券在12月5日—12月8日進行公開招股,原定在12月9日定價、12月1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據了解,海通證券的國際配售已獲得足額認購,并初步計劃以稍高于招股價下限定價,但隨著上周四美股大跌,大量基金及其它機構投資者突然臨時撤銷認購,導致國際配售不足額。盡管最終定價日推遲了3天延至本周一,其豪華的承銷團隊也試圖在上周末力挽狂瀾說服投資者,但由于全球股市大幅波動,大量機構投資者撤資,海通證券H股上市之路被迫推遲。
昨日,海通證券A股收報于7.96元人民幣,相當于9.77港元,若H股以招股價下限9.38港元定價,將較A股折價4%。[注冊BVI公司]
“近期港股市場成交量不斷縮水,連續幾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量低于500億,顯示出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香港勝利證券首席分析師周武表示。他認為,香港市場是開放的市場,并且也不缺資金,在目前各種不利因素下,投資者肯定會要求較低的市盈率發行,這就要求發行人在定價上給予讓步。一般來說如果定價合理,還是會受到投資者的認可,比如說按照下限或者更低的價格發行。
事實上,即使以招股價下限9.38港元定價,海通證券H股上市也面臨困難,此前有消息人士稱,有機構要求海通證券進一步減價,雙方在定價方面未達成共識。
海通證券并不是今年第一個由于市場行情推遲在港發行計劃的內地金融機構。 2月初,光大銀行啟動了H股上市,隨后該方案獲得公司股東大會通過并于6月9日獲得證監會的批復,獲準發行不超過120億股H股普通股(含超額配售15億股),并于同日在香港聯交所進行上市聆訊。不過,由于市場低迷,光大銀行預計7月中旬登陸港交所的上市計劃被迫推遲。
明年一季度或迎發行窗口[注冊開曼公司]
從今年已在港發行的金融股來看,融資規模也較之前計劃有所縮水。今年10月6日,中信證券成為首個在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的中資券商。此次中信證券上市共發售9.953億股H股,其中95%為國際配售,5%為公開發售,按招股價13.3港元計算,此次H股募資總額約132億港元(107.84億元人民幣),比原計劃最多募集150億港元縮水近一成。
近期啟動A+H上市的新華人壽目前招股工作已基本完成,計劃于12月15日在港掛牌,全球發售的價格為每股28.50港元,逼近計劃發行價格區間28.20港元/股-34.33港元/股的下限。
“按照目前的香港的市場情況來看,若不降低發行價,光大銀行和海通證券近期發行的可能性很小。”某券商港股首席策略分析師告訴記者。顯然,無論是海通證券還是光大銀行,都不愿意降價發行或大幅縮減融資規模,而是寧愿推遲發行,繼續等待時機。
對于兩家金融機構H股IPO時間窗口何時打開,周武表示要看市場環境,“現在市場的氣氛很不好,是否好轉要看歐債危機的情況,另外還要看國內市場環境和成交量,當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和成交量回到600億元以上時,市場趨勢可以發生變化。我們預計明年一季度存款準備金、利率或有下調可能。”他表示。
據外媒報道,海通證券將于明年一季度重啟香港上市計劃,不過具體安排仍要視乎當時的市況而定。光大銀行H股IPO最快則可能在明年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