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港股市重要新聞點評。
1 日擬購中國債 利人幣國際化
[注冊離岸公司]日本財務相安住淳表示,日本政府有意購買中國國債,以增強中日關系。消息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華期間,中日領袖將簽署雙邊貨幣及金融協議,日本將購買價值約100億美元的中國國債。
此外,由于有中資大銀行持續在滙市拋售美元,并買入人民幣,令人民幣現貨價逐步回穩。有市場人士認為,官方在滙市維穩的意圖,正逐漸淡化貶值的預期。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將會購買總值7,800億日圓(約100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以令自身的外滙儲備多元化。現時日本政府的外滙儲備主要投資在美元資產,而日本希望將其外儲投資組合多元化。此外,中日兩國將會通過互相持有對方的債券,增加兩國在金融和債市方面的合作。
安住淳承認,日本將考慮通過持有中國國債,來增強與中國的關系。
但他亦表示,投資中國國債并不意味著日本將放棄美元和歐元;即使購買100億美元人民幣資產,其占日本總體儲備的比例也不足1%。
來自日方消息稱,日本可購買的中國國債具體規模,將由中國決定,而且目前尚無定論。
野田佳彥將在本月25至26日訪問中國,據了解,屆時兩國領袖會面,有望簽署雙邊貨幣及金融協議,內容包括日本使用外滙基金特別賬戶以購買中國國債。
評論:日本擬購中國國債,是人民幣首次被世界主要經濟體作為外匯儲備,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意義重大。現時歐美整體經濟形勢不佳,國際市場對于美元、歐元的信心有所減弱,正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良機,而隨著日本持有中國國債,料將帶動其他國家跟隨,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望加速。同時,日本此舉亦有利于緩解目前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2 滬明年續限購 樓控不放松
上海市政府宣布,明年將繼續加大房地產調控力度,及執行樓市限購政策。分析指目前內地樓市陷入冰點,多個一線及二三城市相繼宣布明年實施限購令,相信樓市拐點(即走勢向下的轉折點)已出現。
上海市政府昨在官方微博中宣布,明年上海繼續嚴格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調控政策,繼續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執行住房限購政策,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上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樓價合理回歸,意味調控松綁的預期落空。近日各地方政府紛表態,強調明年繼續執行樓控政策,除上海之外,北京已在上周表態。至于二三線城市方面,廈門、海口、福州、長春、青島等,都已承諾明年繼續實施限購令。
評論:上海宣布明年繼續限購,[注冊香港公司]進一步印證了之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宣布的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表態,表明明年中國房地產調控將延續,中國房價調整的趨勢亦將延續。而隨著國內房地產調控的持續,嚴重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將面臨更大壓力,或將帶動房產稅改革試點規模擴大,從而促使國內房價進一步回落。
3 藍籌美急彈 利港股突破
還有3個交易日才是普世歡騰的圣誕節,但大部分投資者昨天已開始無心戀戰,提早離場,拖累港股成交僅370.98億元,為去年2月18日以來最低。
美國數據利好,美股昨午市升逾300點;截至本港時間今晨2時,匯豐控股(00005)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折算報59港元,較本港收市價57.7元高1.3元;中國移動(00941)ADR折算報73.6港元,較本港收市價72.6元高1元。
[注冊英國公司]經歷波譎云詭的一年,普遍損手的基金繼續為明年籌謀,暫以求穩的策略為主,以明年首季仍見波動的預期為主調(詳見表),料大市短線續在萬八關邊緣反覆。
基金界目前最關注的3大要點,分別為歐債危機、美國經濟,以及中國「放水」的速度,料首季仍屬波動市。
施羅德環球及國際股票主管Virginie Maisonneuve指,中國通脹已開始下調,應可進行小心針對目標的寬松措施,尤其對中小企放貸。關注歐洲危機潛在影響,亦有見中國新領導班子在2013年上任,目前政府專注微調工作,務求放寬緊縮政策之余,不會令樓價上升。
評論:歐洲央行首次向銀行提供3年期貸款,西班牙國債拍賣良好,帶動市場對于歐債危機的擔憂有所舒緩,昨晚美股大幅反彈,港股今日料將跟隨。唯昨日港股創出地量成交,表明投資者入市意愿進一步降低,或對港股今日反彈有所拖累。綜合來看,港股周三料將隨外圍有較大幅度的反彈,但后市反彈能否延續仍待觀察,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
4 英監管擬松綁 券商估匯豐省117億
因應英國放松對大型銀行增加緩沖資本的要求,券商估計,匯豐(00005)及渣打(02888)這兩家擁大量非英國業務的銀行,未來的資本成本可能遠較原先估計為低,匯豐更可能減少15億美元支出,并紓緩兩行需搬遷注冊地的壓力。
匯豐控股主席范智廉(Douglas Flint)表示,歡迎英政府對條款作進一步的澄清,但在條例運作前,仍有大量條款需仔細商討,匯豐將與政府繼續研究運作細則。同時,由于法則已逐漸清晰,銀行將采取相應的策略,向客戶繼續提供信貸,以及為股東提供可接受回報。渣打集團則指,會繼續與英政府商討有關安排。
根據英國銀行獨立委員會(ICB)建議,銀行應在消費者業務和投資業務之間建立防火墻,并將核心資本率提高到10%,另再通過發行證券的方式,準備7%至10%能吸收債務損失的緩沖資本。是次英國政府采納ICB的建議的同時,亦表明若銀行能證明其資產負債表,不會對英國納稅人構成影響,便可以得以豁免。
匯豐控股行政總裁歐智華(Stuart Gulliver)早前曾表示,為符合ICB的最新要求,銀行將要花費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總支出,以稅后收入計算,影響高達21億美元(約163.8億港元),對盈利構成影響。Investec Securities的銀行業分析員Arun Melmane估計,今次英國的決定將使匯豐最多得以節省75%的支出,估計可高達15億元(約117億港元)。
評論:英國放寬對銀行增資要求,將使匯豐未來的資本成本有所減少,加上近期匯豐的全球削減成本策略推進順利,皆有利于匯豐盈利前景的改善,匯控股價料將受益。配合市場對于歐債危機擔憂舒緩,短期匯控股價或有所反彈,將有機會重回60港元之上。而作為重磅藍籌股匯豐股價的回升,對于恒指的拉動作用亦不容忽視,料將帶動恒指有較大幅度的反彈。
5 平保擬發A股換股債 籌260億
財險供股權(02973)昨最后買賣,中國平安保險(02318)即又宣布,擬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集資最多260億元(人民幣,下同)。
這是繼中國財險(02328)供股募集61億元后,中資金融股另一集資行動。那邊廂,亦傳來中國銀行(03988)將有所行動。
平保的新聞稿公布,截至10月底止,平保集團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0.7%,其中,平保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53.2%,平保財產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則為171%。以靜態測算,假設今次發行的260億元可轉債全部轉股,平保的償付能力資本可達2,089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相應提高至194.9%。
評論:雖然此次平保集資是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但中資金融股集資需求的繼續涌現,勢必將對中資金融股近期表現構成壓力,港股亦難幸免。在國內經濟規模持續增長的背景下,無論是中資保險股還是銀行股未來對于資金的需求仍將持續,亦將持續打壓相關個股的表現。
6 歐央行融資招標 料反應熱烈
歐洲央行昨日首次接受銀行申請,推無上限的3年期貸款及3個月期美元融資,結果今晚公布,但未公布前已惠及融資市場,除多項業界融資利率急降外,西班牙昨天拍賣短期票據,息率更急降逾半。
彭博社及路透社對券商的調查顯示,今次歐洲銀行料會向歐央行借入介乎1,500億至6,000億歐元3年期貸款,但有較多券商相信,金額約近2,500億歐元。分析認為,若金額高于3,500億歐元,將是一個好兆頭,有利于歐元區國債市場,并可略為紓緩緊張的貨幣市場。
市場憧憬歐銀會以歐央行的新融資,[注冊美國公司]投資于較高息的「歐豬」債,從而賺取息差。昨天西班牙政府拍賣短期票據,亦已見到此種跡象,3個月及6個月票據認購反應理想,息率顯著低于上月的同類拍賣逾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