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華夏目前剩余QDII額度超過20億美元,而易方達亦有約9億美元額度,兩者均可用于港股ETF。
港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在滬深掛牌事宜,有望于2月內成事。有內地消息人士指出,方案在農歷新年前已分別獲國務院及中證監受理,只要國務院首肯,中證監即可批出產品,料一個月內即可接受內地投資者認購。
港府去年初已表示,港股ETF的推出「僅余最后一公里」,不過這一公里足足走了超過一年。據了解,審批港股ETF主要分兩個層面,包括國務院各部委就港股ETF表達意見,以及中證監基金部在產品層面,審批分別于滬深上市的兩只港股ETF。
[注冊美國公司]華夏準備經年 勢飲頭湯
消息人士稱,港股ETF方案已收到國務院個別部委的批覆,雖然難料批出所需時間,但相信一個月內可完成。與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一樣,只要國務院完成審批,中證監便可批出由華夏及易方達發行的港股及H股ETF產品。
「就基金公司來說,技術、系統、業務層面和內部審批都已經準備好,一個月內可以做申請。」消息人士說。
雖然有內地報章稱,易方達的H股ETF或會較華夏的恒指ETF,更早推出市場,但消息人士表示:「華夏是07年已經開始準備了,比易方達更早。現在比較有可能是兩個一起推,但就算是一先一后,也應該是華夏先出來。」
未虞受累QDII表現差
外圍市況仍深陷歐債危機,[注冊英國公司]對于散戶會否因擔心重蹈當年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巨額虧損的覆轍,導致銷情受累,消息人士則認為,內地股市亦有隱憂:「A股現在等著新發的股票也特別多,市況也不是特別好……港股是國際市場,有與A股不一樣的特色,應該可以賣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