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股緊盯兩會 冀1個月漲1成
歐智華批英新例 累滙豐市值減2千億
[怎么注冊法國公司]政協會議周末召開,為政協及人大「兩會」揭幕,投資者觀望中國發表今年經濟預測目標及刺激部分行業的政策。據過往經驗,港股在兩會期間偏淡,惟過去6年,恒指在兩會結束后1個月,平均回報達10.5%(見表)。
港股上周五收市升174點,但從港滙及資金流向顯示,港股本周整固壓力不少。港滙上周五走勢轉弱,跌見1美元兌7.7588美元,創1月25日以來最低水平,亦是恒指今年突破二萬關后的低位,顯示有資金可能趁大市高企獲利流走。野村報告顯示,中國基金截至上周三止結束7周吸資紀錄,上周錄得走資1,600萬美元。
過往6年兩會后升10.5%
市場本周焦點落在「兩會」上,料中國會公布今年經濟目標及扶助行業政策。綜合券商分析,普遍相信中國要將今年GDP增長降至7%至7.5%,通脹保持在3.5%至4%水平。行業方面,券商相信政府重點推動消費、保障房、資源價格改革及新能源,受惠行業包括建材、水泥、內需、石化等(見表)。
盡管兩會有好消息出臺,[注冊法國公司法國公司注冊]且消除市場其中一個不明朗因素,但「兩會效應」通常在1個月才能發揮。據本報統計,過去6年,恒指在兩會后1個月都有升浪,平均升幅達10.5%,以過去10年計,平均升幅亦有5.1%。
評論:兩會的召開給投資者帶來了短期熱點炒作的機會,但是更長遠的來看,對于內地經濟今后的發展將或許將帶來一定的指導意義,兩會之后,大家關心的問題都將逐一的落實,而對股市的提振效果也將不斷呈現出來。不過投資者也不能過分的樂觀,當前內地的經濟形勢相對嚴峻,大幅度的放松估計是不可能的,因此謹慎的態度還是要保持。
2、午休縮短 料無礙發公告
次輪延長交易時段今日生效,午休時間縮至1小時,上市公司商會料業績公告操作不會受重大影響,多數公司都不會因趕不及公布股價敏感資料,而須停牌。商會主席羅嘉瑞重申,原則上反對推行季度報告。
交易時段延長后,[安圭拉歷史]午市時段提早半小時于下午1時開始(見表)。因應安排,午休時段上市公司登載公告的時間亦縮至30分鐘,若公司未能及時公布業績等股價敏感消息,下午將被要求停牌。
于上海出席上市公司企業治理論壇的羅嘉瑞稱,上市公司須留意細節操作上能否迎合上述要求,最重要的原則是,公司一有重大資料就實時公布。
評論:交易時間的再次延長,對于交易員來說工作的強度確實會加大,而對港股市場而言短期內成交量的上漲也未必能夠明顯,不過對于中港兩地股市的聯動性的增強還是有極大的幫助。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香港市場,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上升,中港兩地股市的交易時間吻合,有助于市場的平穩,亦有利于內地股市向國際化進軍。
3、美股滙再沖高 還看就業報告
非農業新增職位 料達21萬
美股近期表現平穩,既受惠基本因素良好,但同時缺乏重大消息刺激,道指在13000點關口徘徊。美國周五公布2月就業報告,若能連續3月創造超過20萬份職位,有望刺激美股及美元續升。
回顧上周美股表現,道指受13000點阻力困擾,雖然周中收市曾升越,但無以為繼,終報12977點,全周計微跌4點,近3周以來首度下跌。但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卻連續4周上升,惟同樣受制各自阻力(1370點和3000點),上周分別收報1369點和2976點,升0.3%及0.4%。
美股今年以來表現標青,已升約9%,短短兩個月已達到投資者的預定一年回報目標,所以有市場人士預料美股需先行調整。不過,這調整始終未見出現,原因是美股的基本因素良好,包括估值低、派息高和盈利強勁;因此,縱使出現調整,亦不怕大跌。
今周美國將公布多項數據,重頭戲是周五的就業報告,市場預期2月非農業新增職位多達21萬份,將是連續3個月超過20萬份。若公布的職位數目是「三連超」,或成美股突破近期橫行局面的催化劑;但若數據遠遜預期,或引發下調。
評論:美失業率當前還是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加強就業市場的改善,是在大選之前奧巴馬政府不懈努力的目標之一,而失業率的走向也會給股市帶來較明顯的影響,如果本周末將公布的失業率能夠再繼續走低,美股或許將藉此突破持續受壓的萬三關口。
4、養老金入市 部分政協反對
內地養老金入市在兩會引發熱議,有全國政協委員稱不能用百姓養命錢冒險。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指,若市場暫時沒給人以信心,不應逼養老金入市。
學者:或成「唐僧肉」
去年中證監主席郭樹清表態,力推地方社保基金投資股市。此前更有消息指,相關部門正在制定養老金投資營運辦法,最快將在今年一季度發布,入市比例最高或達30%,規模約5,800億元人民幣。
兩會期間養老金入市成為熱門話題,不少代表委員持反對意見,政協委員、北大經濟學院教授李慶云稱,中國股市透明度不足,市場不成熟,「現在把自己的養老金投入股市,我不會放心。」全國人大代表、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易敏利稱,若股市現狀不改,養老金可能像「唐僧肉」一樣,肥了某些利益集團。
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昨日稱,養老金應有各種方式來實現其保值增值,入市只是一個選擇,也可以做其他投資,包括購買國債等。如果市場暫時沒有給人以信心,不應逼養老金入市。他又指,國際板的準備工作已做得非常充分,但目前A股市場資金面壓力較大,認為監管部門或考慮暫緩推出。
評論:養老金入市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妥,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已經在由壞轉好,此時入市對市場會帶來促進,對內地經濟亦會形成正面的影響。只不過,在養老金入市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資金的管理,實行監管透明化,并且還需要向社會公開盈利的用處,是否能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這一點應該是關鍵。
5、劉明康﹕房價高不能只怪開發商
今年的全國政協大會已是本屆的最后一次會議,不過依然有新人加入,當中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最為矚目。
劉明康昨日首次參與政協的小組會議,據與會的政協透露,劉明康甫踏入會議室即引來眾政協的哄動。不過,以往發言滔滔不絕的劉明康,昨日卻相當低調,沒有在會上發言。
炒樓一族亦有責任
反而在會后,劉明康接受了記者訪問。劉明康特別針對內地樓價問題表示,中央現在整理房地產,防止房價增長是必要的,開發商要是不高興,那也只能不高興。2009、2010年時候,房價長太快了,老百姓實在受不了。
不過,劉明康亦認為房價高不能只怪開發商,炒樓一族亦有責任。開發商都說:「你看他啥都沒做,他只是買我的房子,然后賣出去就賺錢了,沒做什么,而我還蓋了房子呢?」他沒蓋房子,住一年,再倒出去,就賺錢了,所以開發商會覺得冤枉,因為錢都不是他們賺的。
劉明康覺得中央下決心控制房價是對的,現在首套購房利率也沒有很高,之前因為金融危機,利率打七折,后來又回到正常的八成五,總之當局不能讓首套房的利率往上浮的,至于具體政策走向,還是要問現在的住房建設部和銀監會,他離開就不管了。
評論:房價高是不能單單只是埋怨開發商,也不能都怨炒樓一族,如果沒有政策的支持,這些人或許也不敢這樣做。就像A股市場,永遠都說像長不大的孩子,但是政策的呵護卻永遠停止不了。解決問題還是需要找對根源,盲目的壓制只會適得其反。
6、歐必一體化 危機僅陣痛
歐盟港澳辦主任:雙軌并行挽信心
歐債危機爆發至今逾兩年,盡管希臘上月20日終獲批新一輪援助,但對于區內經濟發展,不少人仍抱懷疑態度,更有人認為這個地中海小國最終難逃退出歐元區命運。
不過,歐盟委員會香港及澳門歐盟辦事處主任簡倩蕾(Maria Castillo Fernandez)堅信,只要公眾抱有信心和耐性,歐盟定可克服現時困局。
踏進歐盟駐港辦事處,舉目皆是27個成員國的國旗,象征各國團結一心。或許,這正好反映在歐盟眼中,絕不想見到債務危機出現最差結局,有國家退出,甚至導致歐元區面對瓦解威脅,令各國自二戰后為歐洲一體化所作努力付諸一炬。
財政聯盟 助防范危機
簡倩蕾指出,當前經濟危機同時也是一場信心危機,對此歐盟已制定一系列雙軌并行的對策,既要挽回市場的信心,加強聯盟的財政整合,又要促進就業情況,令經濟維持增長。
她特別提到歐盟多國(英國、捷克除外)去年12月初同意組成財政聯盟,將財政紀律列入各國憲法,規定年度財赤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結構性財赤更不能超越GDP 0.5%,絕對有助提升聯盟一體化的程度,防范危機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