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萬億」翻版 只能做不能說?
內地啟動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穩增長,[注冊英國公司]被形容為08年「四萬億」翻版,官方昨日緊急出來否認。究竟是外界一廂情愿,樂觀解讀?還是當局有前車可鑒,「只能做不能說」?
當前背景與08年金融海嘯頗為相似,今年首季經濟增長8.1%,增速有較大回落,料第二、三季度會持續下滑至低于7.5%,不禁讓人想起09年第一季度的6.8%,當局采取措施推4萬億救市計劃。
總理溫家寶上周在國務院常務會上強調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他一聲令下,讓發改委開閘放水,加快審批速度,幾日內數百項目上馬,地方投資熱情高漲。但外界也開始憂慮,這種「大干快上」的大躍進方式,可能是重走經濟刺激的老路。
08年「四萬億」投資因用藥過猛引發一系列后遺癥,包括導致資產泡沫、通脹和樓價高企,重復建設令產能過剩,工程爛尾,以及地方政府債臺高筑等,至今「四萬億」仍備受詬病,不少聲音認為本輪刺激措施是在為以前的決策失誤「買單」,并可能留下新隱患。
官方急否認 重申兩個不可能
為平息外界質疑,官方緊急否認,并明確「兩個不可能」,即不可能出臺像08年底那種大范圍、大規劃的「四萬億」投資政策;不可能松動樓市調控,顯示當局不會重蹈覆轍。
熟悉內地政治文化的分析人士指,中國的政策從來都是「一收就死,一放就亂」,即使是正確的決策,一旦落實到地方上往往走樣,不少政府官員為拼政績,想方設法上項目,結果就是過度投資,亦令當局設定的整體投資規模失控。[注冊開曼公司]
評論:從市場對“新版4萬億”的反應來看,投資者需要的是真真切切的,實在的利好政策,而那些所謂的喊口號,對于市場而言也不能再起到任何有用的效果了。而最近的一連串的以穩增長為目的的利好政策出臺,真正的落實到位,或許也不容易。而投資者也只能的把樂觀的預期翻來覆去的炒罷了。
2、中央穩增長 推七大新興產業
涉節能環保等 發改委鼓勵投資物流
中央再出招「穩增長」,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方向及20項重大工程,涵蓋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
國家發改委也將出臺鼓勵民間投資物流領域實施細則。機構預計,當局會擴大政策刺激力度。
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會議指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在當前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對于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涵蓋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航空及衛星等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等。另還包括提出了20項重大工程。
內地媒體報道,其中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目前正等待國務院最后的討論,待討論通過后公布。規劃預計生物產業產值到2015年將達3.6萬億(人民幣,下同),較2011年產值1.5萬億增長一倍以上。根據此前科技部發布的規劃,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等領域將是發展重點。
光纖寬帶 內需增長點[注冊馬紹爾公司]
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牽頭的「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工作,也已由八部委研究形成實施方案,包括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6月左右將報請國務院審定后發布實施。預料光纖寬帶成內需新增長點,并具有3,700億元市場。
發改委昨日表示,正在抓緊研究制定「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物流領域的實施意見」,將于近期正式出臺。今年2月國務院明確要求上半年制定出臺民間投資實施細則,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和醫療等7個領域被列為今年需要重點落實的工作任務。
評論:新產業規劃的出臺,給內地經濟發展確定了方向,在傳統行業的基礎上,低碳環保領域所涉及的覆蓋面在繼續擴大,以表明中央政府對于新能源及相關產業的重視。而從社會的發展來看,新能源的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升,有了政策的支撐,新能源及相關類別股份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3、中行貸款增速目標略降
中國銀行(3988)行長李禮輝指出,該行今年貸款增速目標較去年略有下降,但該行無意放松貸款標準。他并表示,中行并無收到國務院要求增加放貸的指示。
外電引述他在北京股東會上指出,中行全年貸款會一如既往按年初既定目標,保持平穩適度增長。而中行首季新增貸款在基本預定之內,今年信貸增速料會保持在12%左右,但要視市況而定。他說:「也許能略微高一點,或者低一點」。中行將專注完善貸款業務結構,把提高貸款品質作為首要任務。同時,他亦有信心繼續提升凈息差。
至于有報道指大型國有銀行在新一輪重大項目獲批下,5月底大行信貸投放力度明顯加大。李禮輝認為,盡管銀行以信貸優先支持國家一些重點項目,但不太可能再來一輪像2009年的經濟刺激措施,當前銀行要保持平穩可持續增長。
他又指出,中行目前未有考慮調整房貸政策。此外,中行在利率市場化推進中與同業相比受影響較細。
另外,中行副行長李早航表示,人民幣兌日圓可直接交易,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該行已做做市商的充分準備,并會在人民幣兌日圓滙率機制形成上陸續推出利率和掉期上的相關產品。
評論:中行放緩信貸增速目標,似乎在表明對內地消費、投資需求疲軟狀態的無奈,政府的大力促導,也沒有能明顯的提升市場需求,內需和投資依然疲軟。而引入民間資本擴大投資渠道,或給中行等國有銀行帶來競爭壓力。內銀股近段時間或許又要面臨寒流的沖刷了。
4、匯豐沽空率達62% 前所未見
西班牙告急 空軍重槌沽空港股
中央救市消息「疑幻疑真」,歐央行亦否決西班牙政府曲線向該行「抽水」救銀行,西國形勢告急,市場預期會繼愛爾蘭、希臘及葡萄牙后第四個向歐盟求助的國家。環球金融市場 陷入恐慌狀態,油金股均大跌,資金轉入避險資產,美國及德國10年期國孳息率跌至新低。港股飽受內外交困,昨日期指結算日急挫,淡友更乘機發難,大市沽空比率高達14.4%,歐洲業務比重較高的匯控(0005)更成為淡友狙擊目標,昨天的沽空比率高達62%,是金融海嘯也未見過水平。
歐洲股市昨晚全面下挫,歐股3大指數跌逾1.5%以上,歐元兌美元匯價更跌至1.24的水平。西班牙的10年債息率突破6.5厘,是自去年11月25日以來的新高,而多項風險指標亦升溫。
美元升勢持續走強,美匯指數升至82.7水平,截至昨晚11時15分,道指受環球跌市拖累,早段跌135點,報12446點。匯控(0005)美國預托證券(ADR)報60.75元,較港收市跌0.5元,中海油(0883)跌0.23元,報13.97元,中移動(0941)則跌0.3元,報78.8元。
評論:歐洲市場動蕩再起,美國經濟前景不明,內地政府雖然有政策支持,但是經濟如何發展還是未知數,匯豐在全球的業務雖然在不斷的縮減,但是仍然還是會受到各種危機的影響,市場沽空匯豐,似乎也正反應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悲觀預期。
5、廈門傳寬限購 三類人可買二套房
盡管中央重申不放松內房調控,但據內地媒體報道,廈門步上海后塵,再次挑戰中央底線,沖擊限購令,繼承房產或無獨立產權人士均可再次購房。本報向當地開發商求證,禹洲地產(1628)稱,消息刺激之下,當地樓價已明顯回升。另一邊廂,湖南取態穩健,迎合中央差別化方針,擬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昨日內房股多逆市上揚,世房(0813)、越秀(0123)漲幅均超過3%。
繼承房產無獨立產權均可買
內地媒體報道,廈門探索限購松綁政策,對三類人群現有住房不計入家庭擁有住房套數,包括購房者與父母共同購買住房外無其他住房的,購房人現有住房并非個人獨立產權以及購房者繼承的房子,打破了此前「廈門家庭禁購三套房」,「外地家庭禁購二套房」等各項限購禁令,松綁力度較大。
本報昨日致電禹洲地產財務總監邱于賡,他表示截至目前,并未收到官方任何確切的文件,也沒有進入具體操作階段。不過,此消息在廈門熱炒,已經明顯拉高了當地房價。
他稱公司已經將正在銷售的樓盤提價,同一個項目的提價幅度超過了5%,由于10%以內的價格調整不需要向政府備案,后續或進一步提價。一旦消息證實,尚未備案項目提價幅度將超過10%。
同一時間,湖南省發改委討論房地產政策微調。措施主要包括:推出利率優惠政策、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減免相關稅費。不過,目前此微調,尚未有詳細內容。業內人士稱,政策與中央調控精神不相違背,主要針對首套房,相信生命力會比較強。盡管中央強調不會放松房地產調控,但總理溫家寶最近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場預計,房地產調控態度將有所軟化,內房股有潛力跑贏大市。
評論:國內不少地區都開始運用預調微調手段來變相放松限購,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內房股最近的表現也不錯。但是隨著房價調控效果的失利,房價虛高的現象還是很難改變,如此一來,對中央的緊縮措施又會是一種挑戰,力度再度加強也是必然。內房股在目前階段也只能短炒而已。
6、歐盟「放生」西班牙 倡注資銀行
西班牙債息持續高企,市場愈來愈擔憂該國將加入求援行列,隨時觸發更大危機。歐盟昨日率先向西班牙拋出橄欖枝,給予其兩條「生路」,一是放寬赤字達標時間,二是建議歐洲拯救基金直接向銀行注資。
歐盟昨針對歐元區提出新的經濟政策時,建議由逾5,000億歐元規模的歐洲穩定機制(ESM)直接向區內銀行注資,變相向西班牙點出一條生路。報告亦指西班牙稅率低于歐元區平均,建議加稅以控制不斷膨脹的債務。
赤字達標時間 有望延至2014年
歐盟經濟及貨幣事務專員雷恩(Olli Rehn)亦透露,若西班牙交出扎實的2013和2014年度預算,歐盟考慮額外給予一年時間,由2013年寬限至2014年,以便把赤字降至占國內生產總值(GDP)3%水平,達到歐盟標準。
西班牙的借貸成本已升至不可持續水平,小型評級機構Egan-Jones更在不足一個月內3次下調西班牙評級,由BB-下調至B,指其公共財政惡化,政府恐為銀行業付出龐大代價,削弱財政狀況,加深市場憂慮。
以資產計西國第三大銀行Bankia的問題,正正是西銀危機的最佳例子。《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歐洲央行否決了西國政府以國債注資Bankia的計劃,指做法不符合歐央行不可直接向國家注資的宗旨。
雙方其后否認有關報道,西班牙指根本沒有向歐央行提出有關計劃,歐央行亦表示沒有被諮詢,但強調已準備好就有關方案提供意見。
西班牙經濟部表示,政府將向市場尋求新資金,重申Bankia的資本重組將會透過該國銀行拯救基金(FROB)發債完成;只有在完全失去市場資本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方案為最后手段。
該國副首相Soraya Saenz de Santamaria則警告,目前正是歐元的存亡之秋。她強調西班牙在緊縮及提升競爭力方面已有進展,但仍需要歐洲迅速采取措施,拯救西班牙,恢復市場對歐元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