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業績未失望 基金捧藍籌
市場之前受悲觀氣氛籠罩,投資界對重磅股期望低,但近日發布的業績未叫市場太過失望,反而支持股價向上,成港股動力之一。
匯豐(00005)周一公布業績,未有受其撥備20億美元影響,股價再升0.6%。上周公布業績的友邦(01299),獲券商上調目標價,業績三日后亦已累升1.7%。
交銀資產董事馮時煖稱,中港經濟雖然放慢,但較歐洲衰退及美國的低增長,故本港上市的企業仍可錄得不錯盈利,就算幅度有所放慢,但相對其他歐美市場表現較佳,故吸引外國資金吸納。
事實上,之前投資界預計,中港企業于公布業績后,會迎來券商新一輪的盈利預測下調,幅度隨時達10%至20%。有基金經理就稱,現時對上半年企業盈利的期望都很低,尤其是內地地產及電子以外行業“對上半年都幾乎無期望,會留意管理層對下半年的展望再部署。”
因此,若投資氣氛若持續好轉,而公司業績有小量驚喜,或展望下半年好轉,將成基金入市藉口。上述基金經理稱,以中資銀行股為例,股價之前已累跌不少,“若(業績)表現不太差,可能會觸發資金炒一轉。”
評論:市場將業績的關注焦點轉向大盤藍籌股或也是形勢所趨,中小型民企的發展陷困,業績結果必然不如意,而大盤藍籌股多為行業支柱,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優勢,即便在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有較好的抗跌性。投資者將關注焦點轉向藍籌股,對于整個市場的支撐力將會有所增強。
2、港交所拒為曲線私有化開綠燈
上市公司私有化、賣殼等并不鮮見,但近日有上市公司擬施展財技,把現有資產曲線私有化,僅刻意安排維持上市公司的地位,并且賣殼,但這不符合《上市規則》的要求,港交所(388)拒開綠燈。
《上市規則》第13.24條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或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才可以繼續買賣,否則會被要求停牌,甚至除牌。
根據港交所昨天發表的上市決策,不記名地引述某上市公司計劃透過三個步驟達至曲線私有化的目的。
該上市公司計劃先透過把主要業務注入全資子公司,然后把子公司的股份,以實物分派予上市公司的股東,這必先獲得公眾股東批準。
其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以現金向小股東收購子公司的股份;第三,控股股東把其在上市公司的權益出售予第三方。
假如上述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只會繼續經營余下業務,這些業務不但出現虧損、負營運現金流,占交易前的總資產和收入僅6%。由于新入主的股東無意注資或進行集資活動,上市公司聲稱會透過擴大客戶基礎進一步開拓余下業務,故仍然符合上述《上市規則》的要求。
然而,港交所不同意,認為該上市公司提供的資料,未能證明在交易完成后,擁有可行和可持續的業務;同時,其業務計劃缺乏具體細節,未能顯示營運規模或財務狀況在短期內會有任何重大增長或改進。
港交所指出,未能符合該規則的上市公司,都屬于高度投機性的公司,公眾投資者對其業務計劃及前景一無所知,令市場揣測公司日后可能進行收購;因此,容許這些上市公司的股份繼續交易和上市,或會損害投資者信心。
評論:上市企業私有化原本對投資者而言就不是什幺好事,再加上個“曲線”更加會給投資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亦會造成對市場的信心逐漸流失。拒絕開綠燈似乎更體現了香港市場的透明化與合理化、公開化。
3、中海油收購 美促提附加條件
中海油(00883)收購Nexen交易引發美國市場極大關注,已有多位議員要求當局向中國提出附加條件,包括支付額外稅項及改善在華貿易待遇等,令交易風險升溫。
繼Charles Schumer向財長倡議趁機爭取美企在華投資待遇后,另一民主黨參議員Edward Markey日前表示,美國政府應該阻止交易,除非中國同意支付勘探海上原有的礦區使用費,或者剝離這部分資產。
加拿大和美國兩地上市的Nexen目前有10%資產在墨西哥灣,故收購需要獲美國審批。外電指出,份屬眾議院自然資源委員會的Edward Markey稱,Nexen手中持有至少2份在1994年深水使用費法案漏洞下簽署的租用協議,避開不少稅務,截至今年5月,該公司已有3,200萬桶石油及3,400萬立方英尺天然氣沒有支付礦區使用費。他已上書兼任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主席的財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直指讓中國企業受益于有關法案,將導致美國人民的大量財富轉移至中國政府。
據路透報道,中海油發言人對此不予置評,僅稱公司正編寫監管文件。但消息人士指,中海油正聯系國內外銀行尋求巨額交易之融資,國內的中國銀行、國開行、工商銀行及進出口銀行均在商討之列。中海油傾向與多家銀行訂立俱樂部貸款,而非銀團貸款,發債亦在考慮范圍。
評論:中國油企在海外的擴張不斷的遭受各種阻撓,國際化進程步履艱難。中海油此番海外并購,能否成功將會對整個海外的擴張潮產生指導意義。對中海油今后的發展更是具有較大的影響。
4、中央開經濟會議 買盤尾市掃內銀[注冊美國公司]
繼歐美近日大唱救市頌之際,中共政治局昨天召開會議,為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新華社于下午3時41分報道會議召開的消息,市場憧憬“放水”陸續有來,內銀股尾市獲資金狂掃,股價迅速爆上,令恒指連升4日,收報19,797點,重上牛熊分界的250天線。市場人士認為,大市氣氛明顯轉好,料短期內有力再上。
歐美股市早段牛皮,等候周二開始一連兩天的聯儲局會議結果,截至昨晚11時15分,道指微跌8點,報13064點。港股的美國預托證券有回吐,匯控(0005)ADR報65元,較港收市價跌0.65元,中人壽(2628)報21.47元,較港持平。
環球央行救市的憧憬利好港股,恒指昨日升211點,成交額亦增加15.3%至510億元。港股連升4日之中,有3日均為裂口上升,反映買盤急且勁,而累積升幅亦有4.9%。恒指在7月份上升356點,平均每日成交額有434億元。藍籌股中以聯通(0762)表現最好,全月上升17.2%,而金沙(1928)則受累賭業股不濟,全月跌6.3%,是表現最差的成份股。
新華社昨日于下午3時41分,報道中央政治局召開經濟會議,隨后指數即時拗腰攀升,最后15分鐘,大市成交達百億元,資金急追內銀股,在收市前5 分鐘內,不少內銀的成交金額占股份全日成交達二成或以上,例如建行(0939)最后5分鐘成交額急達5億元,占該股全日成交23%。
“內銀股要沽的人應已沽清,故表現有改善,但只會短炒。大市目前像08、09年般,大家起初均不信是升市。”有歐資基金經理指出,歐債風險及內地“硬著陸”機會已降低,但市場仍然擔心,成交未算壯旺。
不過,他相信后市逐步上升后,會有更多資金追入,而目前正等待人行減息后,效果慢慢發揮作用,估計后市亦能持續升勢一段時間。現時會選擇投資大價股,“近期多盈警,細價股不夠穩健,盡量避開。”
亞洲股市昨天亦見有大量外資流入,韓股有凈外資買入5.53億美元,兩天累積凈買入已達 9.86億美元,而臺股亦有外資凈買入3.34億美元,兩天累積凈買入 4.61億美元。
評論:內地7月份經濟數據很快即將公布,市場預期CPI會繼續回落,給寬松政策營造足夠空間。在國內寬松措施預期下,內銀的增長錢庫開始慢慢顯現,市場追捧的程度不斷提升,短期或給內銀股的上漲帶來持續動力。
5、洗倉股反彈國美霸王急升
大市回穩,早前被洗倉的股份也急翻身,因為發盈警而被洗倉的國美(493)昨日反彈一成;洗頭水生產商霸王(1338)則反彈近兩成;不過,私有化告吹的星獅地產(535)復牌后則跌最多兩成。
國美股價跟隨大市拾級而上,午后最高曾見0.65元,最后以接近最高位收市,收報0.64元,升0.06元或10.3%,全日成交4.95億股,涉資3.08億元。霸王開市后走勢平穩,惟午后股價急升,曾升0.11元或24%,尾市升勢稍緩,收報 0.53元,升17.8%,成交2080萬股,涉資1080萬元。
另外,星獅地產私有化建議未獲通過,復牌急挫近20%,低見0.196元,午后跌幅收窄,收報0.211元,跌13.5%,成交高達1.74億股,成交金額3610萬元。
星獅地產前日公布,其計劃私有化的議案在法院會議中被獨立股東持票超過10%否決,其特別股東會已無限期休會。星獅地產以0.28 元向股東提出收購要約,較其截至去年9 月底止的每股資產凈值(NAV) 折讓達17.25%。不過本報報道,該集團一幅位于深圳南山高新產業園區的大型地皮,大部分價值仍未反映在最新的資產負債中,若該地皮重新估值,NAV將升至約0.518元,較私有化價高出85%。 其后世邦魏理仕重估星獅物業,截至今年3月底,星獅的資產凈值大升51% ,至35.96億元,NAV亦升至每股0.525元,較私有化作價大幅折讓近47%。
評論:大市漸回暖,因不利因素被市場逐漸消化,之前所承受的沽壓都基本釋放,追隨大市反彈也是一種必然,只不過,這樣的反彈行情畢竟缺乏足夠的基本面支撐,后市還是需要謹慎。
6、東吳水泥上市1個月即盈警
愈來愈多新股要發盈警。東吳水泥(0695)上市僅一個月即發盈利警告。公司昨天宣布,預期截至今年6月底的半年可能錄得虧損,主因水泥市場需求減少導致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此外上市費用入帳亦影響純利。
公司表示,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令水泥市場需求減少,從而導致集團水泥產品的銷售價格下降;又說招股章程中已提到,預期截至2012年底的年度毛利率和純利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目前,董事會認為,主營業務在今年上半年仍然錄得純利,但因為上市費用錄入損益帳,故上半年可能虧損。東吳上市保薦人為國泰君安。
東吳是江蘇蘇州的水泥及熟料生產商,所處華東地區的水泥價格在全國屬高。該公司在6月13日上市,招股價1.1元,當日獲西京投資主席劉央“押重注”購入,現時仍持有9%股權。該股6月下旬曾一度e升至1.49元,此后則波動下滑,昨天收報1.3元。
評論:內地政府已經明確表態,房地產市場的緊縮調控決不放松。樓市不好,相關的上下游行業的發展也好不起來,尤其是對水泥的需求會受到影響。但是上市之后不足兩個月便發出盈警,確實讓市場有些難以接受,令投資者對公司的看法偏負面。
7、內地客續增 帶動零售業
雖然環球經濟近日受歐美經濟不景氣影響,但本港旅客數字卻仍繼續增加,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昨天公布最新數字顯示,本港上半年訪港游客按年升15.5%,達2,232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占1,558萬人次,按年增長達22.7%,直接帶動零售業市道。
但隨著歐債危機惡化,內地出口業亦受到打擊,幸而現時正值暑假旺季,令本地消費力釋放。據代理界人士透露,每年暑期的鋪位市場,無論買賣及租務交投,都會因零售業暢旺而獲帶動,而內地人士亦會趁暑假空檔來港投資入市;不過暑假過后,交投就會回復正常。城大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亦指出,歐債危機惡化,對內地和香港的影響仍未完全反映,相信十.一黃金周后反應會較為明顯。
評論:隨著暑期的到來,[注冊英國公司]內地游客赴港量持續增長,帶動消費需求旺盛,消費類股份短期的投資價值可見,不過從中長期來看,外圍世道仍不穩,投資者在選擇是還需認真考量。
8、中國香精內訌 董事兄弟搶印章傷人
中國香精香料(3318)早前調任執行董事王明優為非執董,指王與董事會間并無意見分歧一事原來屬“報假案”,該公司昨日公布,王明優與胞弟兼公司執董王明均,已致函聯交所,聲稱有關調任是因為董事會得悉王明優正調查公司帳目,二人或會就王明優調職一事采取法律行動。中國香精則反駁,調任是因為王明優早前強搶分公司印章,更傷及員工。股份今日復牌。
中國香精本月16日宣布上述人事變動,通告寫明王明優“確認與董事會之間并無意見分歧”。不過該股在本月23日開始停牌,昨日終要爆出“家丑”,澄清雙方其實有分歧。
該公司董事會于本月20日,先后收到王明優與王明均法律顧問發出的兩份函件副本,正本已送予聯交所。二人于函件上稱,調任乃因為王明優等擬對公司主要附屬公司深圳波頓內部監控不足及資金用途的透明度作出檢討所致,尤其是王明優另一胞弟、公司執董王明凡,對深圳波頓的帳目擁有唯一控制權,是營運不當行為。
中國香精則澄清,深圳波頓的帳目乃依據深圳波頓一套內部監控程序所控制,經深圳波頓有關管理層正式簽署,超過300萬元人民幣的任何開支須取得深圳波頓董事會代表王明優批準。
董事會續解釋,不知悉王明優擬調查公司帳目,調任的真正原因是王明優于7月2日強行奪取深圳波頓的印章,更傷及深圳波頓一名員工,事件已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舉報。盡管公司多次要求王明優歸還印章,但至今該印章尚未歸還。
評論:經濟增長放緩已經給民營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困難,如果內部再不能團結一致,企業又如何能抵御外來的沖擊?而且這樣的公司又怎么能得到消費者、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
9、華能多賺87%五年最勁
華能國際(902)昨為內地電力股中期業績打響頭炮,受惠煤價下跌及去年加電費的效益顯現,華能上半年純利按年大增87.6%至21.22億元(人民幣.下同),[注冊美國公司]為五年來最佳的中期業績。按照中國會計準則,華能次季賺12.89億元,按季及按年大增40%及35%。
盡管純利大增,但受內地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電力市場需求減少,華能上半年累計完成發電量1501.73億千瓦時,按年減少1.46%;累計完成售電量按年減少1.45%至1416.37億千瓦時。期內營業收入升4.88%至671.8億元,當中電力及熱力行業收入升4.93%至661.1億元。
華能指,隨著中央各項“穩增長”措施效果逐步顯現,預計經濟形勢將有所好轉,同時夏季及冬季用電高峰期間的用電量增速將有一定回升,力爭燃煤機組發電利用水平超過當地平均水平。華能股價今年累升36.8%,昨升1.99%。該公司估計,下半年煤價仍有一定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