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港股8月9日要聞解讀

1、中信証券 國指新貴大熱

恒生指數季度檢討將于明日(周五)收市后進行,券商大多預期恒指成分股將保持不變;國企指數方面,則以中信証券(06030)晉身成分股呼聲最高,[注冊BVI公司]料取代中國遠洋(01919)之位。

包括美銀美林、滙豐及法巴的券商,都估計恒指成分股將不會有變動。美銀美林指,雖然農行(01288)于所有非成分股的市值及成交排名最高,亦已符合上市兩年的染藍條件,但成為藍籌的機會仍很低。該行解釋,恒指目前的金融股占比已十分高,達45.8%。另外,恒指公司自07年第三季后,就未試過連續兩季變更成分股,而上次季檢已納入金沙(01928)成為藍籌股。

國企指數方面,滙豐指中信証券的平均市值、流通比率及上市歷史,已符合自動晉身國企指數成分股的資格。由于國企指數成分股數目須維持于40,故平均市值于目前國指成分股中,排名最低的中國遠洋料將被剔除。法巴估計,中信証券將占國指比重0.6%,自指數基金等被動買盤將值約1.53億元,相當于1.47日的日均成交額。

評論:中資金融股一直以來在投資者心中的分量都還是不小的,中信證券進入國企成分股的機會大增,從另一面也反映出隨著中港兩地金融市場 的合作加快,券商類的股份亦逐漸被市場關注的程度在提高。

2、券商割喉戰 傭金低見3.68元

港股成交低迷已不是新鮮事,過往每日平均成交額達700億至800億元的情景已不復再。踏入2012年,每月日均成交更低見5字頭。缺乏交投,散戶大可避巿,經紀行則叫苦連天。經營困難下有證券行盡地一煲,提供每宗交易僅3.68元的全城最低傭金收費,冀可增加巿場占有率。有證券界人士指[注冊開曼公司]于目前巿ㄏ攏券商割喉劈價戰已在所難免。

永豐金融昨日公布,客戶若使用網上平臺或手機,進行股票、窩輪及牛熊證交易,每宗交易傭金僅3.68元,較以低傭金見稱的耀才及一通更抵。永豐金融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表示,并非與其他低收費的行家打對臺,“減價不是為了針對某些行家,只是各有各做”。他又指由于目前經濟環境不明朗,巿場氣氛淡靜,故經紀行收費高低并不是散戶的首要考慮因素。他希望低收費可起較大的宣傳作用。

小型經紀行定價的自由度雖然較大,不過客戶傾向以散戶為主,集中于股票交易。若巿場交投不活躍,散戶亦紛紛“放暑假”不買賣,經紀行成本固定,難以繼續生存。聯交所資料顥示,于本港經紀行排名65名以外的組別C,即較小型的經紀行,巿占率隨著日均成交額一直向下,上月的市占率已不足一成。根據證監會資料,6月底止注冊的經紀行達452間,而組別C的小型經紀行數目達387間。

大巿成交淡靜,但生意仍然要做。不想坐以待斃,又不肯減價搶客,經紀行唯有發展證券買賣以外業務求生。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指出,該行一直不以減價作招來,但承認大巿氣氛轉差,生意亦有受影響,不過并未削減成本。目前正發展其他交易產品,如股票掛鉤票據(ELN)及商品期貨交易,預計下半年或第四季可推出。耀才證券亦正籌備于下半年推出商品期貨交易服務。

評論:港股行情淡寂,成交稀薄,加上證券行業競爭日益嚴峻,不少港資中小券商都面臨生存考驗,但是靠降低傭金來求生存必定不是一個良策。如何提升服務質量敢于在產品上有更大的創新,或許比傭金戰靠得住。

3、港股成交大跌23% 拖累港交所

剛以天價投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港交所(0388),受累港股交投大跌、開支增加,上半年盈利跌14%至22.16億元,中期息亦減14%,每股派1.85元,若單看第二季,盈利退倒逾兩成至10.68億元。行政總裁李小加承認,期內開支顯著上升,下半年在招聘方面會有節制。

截至今年6月底止上半年,港交所收入減半成至37.7億元,當中來自現貨市場的稅前盈利得11.12億元,按年跌18.2%;結算業務跌6.6%至10.54億元;市場數據稅前盈利亦跌17.8%至2.44億元,只有衍生產品市場有16.2%增長,稅前盈利錄得5.1億元。

港交所業績退倒已是意料之內,上半年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額跌23%至567億元,第二季度跌勢更急,達29%,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縮至502億元,拖累港交所上半年受市場成交額影響的收益,按年跌11%至23.8億元。

收入雖減,港交所開支卻增[注冊馬紹爾公司]加。上半年港交所營運開支按年升13%至10.32億元,李小加承認增幅顯著,下半年招聘方面會有節制,又大派定心丸,指公司的資本開支將于今年見頂。港交所上半年資本開支5.72億元,按年增1.5倍。

此外,港交所收購LME交易尚待監管機構放行、最快今年第四季完成,但期內已有1.1億元相關開支入帳。被問到是否已反映所有收購作價以外開支,李小加稱上述支出約占全數支出三分之二,換言之,仍有若數千萬元須于下半年完成收購后入帳。李小加又繼續為收購LME護航,表示隨艚翊問展杭胺⒄蠱淥業務,可令港交所業務多元化,不再獨沽一味靠傳統股票收費服務。

評論:港股市場的成交量下降直接影響港交所的盈利高低,但要想盈利水平有所提升,依靠的并不是業務的擴張,亦不是交易時間的延長,關鍵還是要提升投資者的信心,那樣熱情才能被激發,市場才能活躍起來。待港交所最終完成收購之后,整體的經營狀況會有怎樣的突破還需進一步觀察。

4、西部水泥遭狙擊 速停牌避禍

再有民企成為沽空機構箭靶。早前唱衰首鋼資源(0639)不成功的美國Glaucus Research,昨日將狙擊矛頭對準陜西民企西部水泥(2233),發出報告指控西部水泥公然造假,包括將毛利率夸大、從事有損投資者利益的秘密交易及以超高成本借貸等。不過,西部水泥似早知悉有人狙擊,Glaucus 報告一出即立時停牌,未讓事先沽空的Glaucus即刻獲利。

不過,停牌只能避一時不能避一世,市場人士認為,西部水泥復牌后,股價仍有沽壓。西部水泥發言人昨日回應稱,公司認為Glaucus報告有不正確之處,部分內容更有誤導成分,現正擬定聲明文件,預計今日內會會見投資機構及傳媒,就事件解畫。

Glaucus昨日發布的報告聲稱對西部水泥展開長達8個月的大追查,結論是西部水泥有偽造毛利數據。報告中的圖表顯示,陜西省的水泥廠08年以來最高毛利率還不到25%,但西部水泥卻一度高見約42%,比同行高出近20個百分點。Glaucus認為這并不合理,因為其規模比其他7個在香港上市的水泥公司要小得多,根本不可能享有從規模帶來的營運效益。

西部水泥對外稱,公司在陜西東部及南部享有壟斷地位,能以高價出售水泥,因而帶來高水平毛利率。不過Glaucus搜尋內地具權威的行業資訊平臺“數字水泥”后,發現西部水泥于08至11年間的水泥平均售價反而要比全省平均低3%,而且陜西東、南部存在多個水泥商,并非如公司所稱是獨市生意。

此外,報告稱2011年陜西省出現水泥價格戰,令當地近四成水泥商都出現虧蝕,西部水泥僅在陜西地區出售水泥,不像其他大水泥商業務分散全國。公司稱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率(EBITDA margin)達36%,領先所有對手,是言過其實。

評論:民企危機不會就這么輕易化解。整體經濟環境惡劣,造成不少民企的經營發展陷入困境,如此一來更加給一些沽空機構造成可趁之機,要想改變這樣的狀態,或許還需要從根本著手,把中小企業從困境中解脫。

5、不對沖難捱油價三大內航勢危

國泰(293)公布意外見紅的中期業績后,內地三大航企也跟隨下挫,國航(753)、南航(1055)和東航(670)跌4.3%、3.2%和1.5%。內地航空股將于本月底公布中期業績,市場人士指出,國泰的業績顯示在高油價之下,航企不對沖難以“硬食”油價升幅,內航的中期業績更不樂觀。有消息指,國資委正考慮在下半年恢復讓航企進行對沖。

燃油是航企的最大開支,占國泰和三大內航的總成本逾四成,上半年布蘭特期油一度急升近兩成,至逾120美元,令航企的開支大增,三大內航首季純利大跌七成至九成,并同時發出中期業績盈警。

格林期貨分析員劉波指出,與國泰等境外航企相比,內航受油價波動的沖擊更大,因為自從2008年出現巨虧后,國資委基本上禁止所有內航再做對沖,使其難以抵銷油價風險。近日有消息指出,鑒于高油價令內航苦不堪言,國資委正考慮在下半年讓內航恢復局部對沖。但對沖是雙刃劍,一旦油價不升反跌,便會招致虧蝕。

油價5月底開始滑落,一度讓航企看見曙光,但7月下旬隨著中東局勢緊張而再次彈升,布蘭特期油昨日升破112美元,再創3個月新高。為應付油價壓力,國泰總裁史樂山透露,會進一步削減低效率的長途航班,同時增加亞洲短途航班。

廉價航空受油價打擊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其他成本的占比較小。香港航空3月開通倫敦航線后,最終也捱不住,昨日宣布于下月起停飛,重新專注于亞洲短途航線。

港航的倫敦航線同時面臨航班誤點和客源不足等問題,一直不受市場看好。

評論:內航企業的發展似乎一直都處于困擾中,而今后的發展或許會更艱難,畢竟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油價時代會抑制持續下去,而人們的消費意識、對服務質量的要求以及各種各樣的出行方式亦會給航企帶來沖擊。

6、收購南聯 萬科︰國際化第一步

萬科(深A︰000002)早前購入南聯地產(01036)逾7成權益,公司總裁郁亮昨于發布會表示,收購南聯是公司國際化的第一步,未來有意于美國及香港發展業務,且不排除與當地發展商合作。

郁亮表示,國際化是萬科重要策略,因中國海外移民很多,希望有機會去社會穩定的國家,為這些移民提供服務,“美國是不錯的地方,香港我也喜歡。”但他強調,國外市場“水深”,故會在與投資者討論之后,才制定具體計劃,暫時并無時間表。

“香港水深,南聯比較小,正好用來做嘗試。”郁亮在談及赴港買殼時如此說,并指暫無計劃對南聯注資。

至于內地樓市前景,郁亮指出,中央再三表達調控決心,預計下半年樓市調控將繼續。主要城市庫存絕對量仍在高位,下半年去庫存的情況持續,令樓價上升的壓力不大。他并提醒,市場不應盲目判斷樓市已回暖,近期各地方政府私下放松無一成功,土地成交的溢價率亦不過是從12%提升至18%。

至于萬科會如何應對調控,他指,公司“不恐懼、不貪婪”,在積極推出自住產品的同時,審慎拿地,絕不當“地王”,并預計全年銷售能勝去年1,215.4億元人民幣水平。

評論:國內的房地產企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在增強,但同時或許也是一個機遇的出現。萬科的擴張步伐開始走出國門,向著國際化進軍,也給內地房企帶來一個警示,固步自封最終只能被淘汰。

7、數據今出爐 官媒挺松貨幣

7月份內地主要經濟數據今天出爐,機構普遍預測,居民消費價指數(CPI)將回落至2%以下。

而人民銀行主管的內地《金融時報》昨日發表評論員文章,呼吁要根據經濟形勢,及時果斷調控,防止經濟增速滑出預定目標區間,并指通脹加速回落,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空間。

內地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目標設定為7.6%,分析師認為,7.5%實質上就是可接受區間的低端。中國第二季GDP較上年同期增長7.6%,低于第一季的8.1%,故第三季GDP令人關注。

這篇放在《金融時報》頭版的評論員文章指出,總體來看,未來貨幣政策預調微調的客觀需要依然存在,而近幾個月來通脹水平的加速回落,也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空間。

文章稱,人行要繼續發揮公開市場操作業務和存款準備金率對穩定流動資金方面的作用。

人行已連續7個星期在公開市場進行逆回購(向市場注資),市場普遍預期,人行短期內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為市場注入流動資金,支持實體經濟。

至于今天公布的經濟數據,財經網對50家機構的調查顯示,7月份CPI將回落至1.7%,而工業品出廠價指數(PPI)料是負2.5%。

數據公布前夕,內地股市觀望氣氛濃厚,上證指數昨日收報2160點,升0.16%;深證成指收報9210點,下跌0.2%。滬深兩市昨日共成交1,253億元人民幣,較上一個交易日略有萎縮。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