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港股9月10日要聞解讀

1、太保配股集104億 三大主權基金接貨

中期業績公布償付能力下降的中國太保(2601)增發H股集資。公司昨日發出公告稱,上周五(7日)以每股22.5元的價格,向特定股東增發4.62億股新H股,集資103.95億元。有關股份占已發行股本20%,增發價較上周四(6日)的收巿價23.1元輕微折讓2.6%。太保股價上周五微跌0.43%至23元。今次集資毋須經股東會批準。

獲增發H股的股東為新加坡、挪威及阿布扎比的主權投資基金,[注冊開曼公司]分別獲發5342.9萬股、6621.9萬股及2102.7萬股。增發完成后,有關股東持股比重大增(見表)。當中新加坡投資公司(GIC)占H股股本將自2.3%增至10.61%,超越目前最大外資股東安聯集團(Allianz SE)的持股比重,成為第一大外資股東。挪威銀行及阿布扎比投資局的持股比重,則分別增加至8.35%及2.75%。太保于早前股東大會上已通過,最多可發行4.62億新H股的集資方案。

太保上半年業績公布顯示,整體償付能力充足比率達271%,雖于同業之間屬高水平,但仍較去年底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產險償付能力更較去年底大跌39個百分點至194%,對公司業務發展構成障礙。董事長高國富早前出席業績記者會時,對有否進一步集資計劃三緘其口,增發H股的計劃當時可能已在籌備中。

公司亦擬于3年內,維持派息比率于30%。

評論:繼友邦保險后,太保又抽水,其實反映市場資金還是緊缺,港股周五大漲,但是目前還很難說馬上展開上升的態勢,當然,淡倉平倉可能還要繼續推動股指上漲,不過大型的配股活動恐怕還要繼續,至少我們知道中海油和港交所因為收購都需要大筆資金,當然傳統上港股是有大型配股活動,也代表氣氛不會差到哪里去。

2、中央加碼拉動千億節能消費 增補貼140億個人計算機受惠

內地昨天公布的數據反映經濟持續下滑,迫使中央再出手刺激消費。新華社昨晚公布財政部已決定擴大節能家電補貼范圍,新增桌上計算機(Desktop)、柜式冷氣機兩種消費品,以及風機、水泵、壓縮機、變壓器4類工業產品,預計中央財政將增加補貼140億元(人民幣.下同),拉動消費或投資1556億元。

這是繼5月份國務院斥363億補貼推動5款家電及LED燈等節能產品后,中央再次在促消費政策上出招以求穩增長。新華社引述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次將新增6種產品納入補貼范圍,是考慮到現時補貼政策已涵蓋了平板電視、雪柜等主要家電產品,因此進一步擴大補貼便要考慮到其他家電產品消費潛力,又選一些工業類高效節能產品,以此加快企業節能技術,實現節能同時亦拉動投資。

相關負責人指出,新一輪補貼政策執行期暫定一年,為此中央財政將增加補貼140億元,預計拉動消費或投資1556億元,實現年節電約313億千瓦時。而隨舨固資金逐步到位,以及產銷環節對政策流程的熟悉,預計接下來幾個月內兩輪補貼政策帶動消費的效果將更加突出。

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首輪5類節能補貼家電產量占各節能產品總產量的比例達到57%,比7月份提高近20個百分點。而與今年首5個月相比,實行補貼后的6至7月,5類家電銷量按年降幅平均收[注冊馬紹爾公司]窄了近12個百分點,其中平板電視、冷氣機分別收窄了18及20個百分點。

評論:通脹的隱憂雖然還是存在,但是威脅遠遠不如通縮,PPI意味著未來通脹不可能過高,因此各種的刺激措施在目前看來是可以陸續推出,消費層面的刺激我認為是正確的,老百姓直接受惠,而且也不會直接推高房價。投資者可以多加留意個人電腦及相關的家電股。

3、牛奶喝出蟲 蒙牛:不可能

據內地媒體「財經網」報道,近日廈門張女士在龍巖市一酒店內喝完一碗蒙牛(2319)牛奶后,發現碗底有幾十條乳白色活蟲,以此向蒙牛索賠10萬元人民幣。酒店和蒙牛均否認責任,但蒙牛稱愿意配合相關部門調查。

事發后酒店表示,容器每天都有消毒,不可能長蟲子。蒙牛在其微博上發表聲明,稱在得到張女士反饋后,立刻陪同張到醫院進行全面身體檢查。但在與張溝通后,張仍堅持索要10萬元賠償,被拒絕后即向媒體曝光。

聲明還強調,蒙牛牛奶的生產及灌裝采用瑞典利樂技術,包括過濾、分離、均質等預處理,以及超高溫瞬時滅菌處理,任何昆蟲不可能在超高溫和密封包裝后存活。

該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有網友大呼「惡心」,要求蒙牛徹查活蟲來源。也有網友認為,若真有活蟲,牛奶早已變質,消費者不可能把牛奶喝下去,認為這是消費者的勒索行為。

評論:蒙牛的往績太差,即使可能事實不是如此,大家也會認為是如此,一個品牌的建立是多么艱辛,毀掉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其實大家已經給了很多機會給它。

4、中石油增自產氣 盼扭虧為盈

內地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市場并不接軌,而隨著進口的成本日漸上升,中石油(0857)第二季的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終于錄得經營虧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自救。中石油正積極擴張LNG(液化天然氣)業務,并自行建造工廠以減低成本,并計劃在燃氣業務大本營陜西省加建加氣站。

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的中亞進口天然氣及進口LNG分別帶來153.47億元(人民幣.下同)及72.45億元虧損,扣減退稅,合共虧損195.92億元,令上半年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經營利潤大減85%至16.37億元,其中第二季更出現3.62億元虧損。

虧損主要是由于國內外天然氣價格迥異。中石油旗下昆侖能源(0135)陜西華油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宗玉宇解釋,「以陜西省為例,氣價被規定在每立方米1.98元。內地自產氣的成本僅約1元,但外國進口的,一進來(成本)已經達2元」。他又指出,由于LNG仍然是市場定價,因此會積極拓展這個市場。

昆侖能源是中石油專營天然氣下游業務的子公司,上半年多賺32.5%至35億港元,主要受惠于管道業務增長,但LNG業務無疑是未來的增長點。宗玉宇稱,「8月中旬陜西的LNG價格為每立方米3.6元,較汽柴油價格便宜一半,若是利用自產的氣源及加工廠,每立方米總成本僅2.56元」。

評論:未來天然氣肯定是主要發展方向,清潔的傳統能源還是比較靠譜,傳統國企的低碳化也是必然趨勢。

5、廣發申銀萬國蠢動 謀ETF分羹

自內地開放次批人民幣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產品,除3間中資基金公司近日以發行A股ETF進軍本港ETF市場,包括廣發、申銀萬國在內的多家中資券商亦蠢蠢欲動。

根據港交所(00388)的ETF產品名單,95只ETF中,由中資金融機構作為ETF經理的只屬少數。現時本港共有3只RQFII A股ETF,華夏滬深300指數ETF(83188)、南方富時中國A50ETF(82822)及易方達中證100A股指數ETF(83100),分別由華夏、南方東英和易方達發行。

申銀萬國由于沒有發行ETF經驗,故目前未有資格受惠次輪RQFII推出ETF產品。申銀萬國投資管理董事顏志軍表示,經過仔細研究后,決定第一階段引入歐美成功、大規模的ETF在港進行第二上市,預計明年首季完成。

他透露,公司第二階段會自行研創發行ETF。他指出,ETF是上市產品,故相信在監管者的角度考慮,其透明度較一般非上市基金高。顏志軍認為,投資者對ETF產品的需求正在上升,「互惠基金的表現不太好,成本收費亦高,反而ETF簡單追蹤指數,收費低,投資者目前選擇個股困難,買ETF簡單快捷。」

廣發國際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包林山表示有意發行A股ETF,正嚴挑追蹤指數。

其他已發行ETF的中資機構,還包括中金、招商證券、大成、中國平安及中銀保誠等資產管理公司,大多發行追縱A股指數的合成ETF,即并非實際持有A股,而是向投資銀行買入衍生工具復制A股回報。

評論:趁歐美金融機構退潮而積極進取是對的,但是也要謹慎為之,中資機構大躍進失敗的例子實在太多,當然這種學費也是必須交的,有利的條件是巨大的內地潛在客戶的基礎以及市場上比較容易招攬人才,不利的是市場氣氛總體較差及缺乏經驗。

6、IPO解凍 大價股謀10月來港

大市上周尾急升近600點,冰封多時的新股市場亦密謀10月再起動。挑戰今年集資額王的人保集團,仍爭取于10月至11月,于滬港以「A+H」形式市,當中H股集資額料達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有消息人士指,人保承銷團約上周向中證監遞交上市數據,完成意見交流及審批會等程序,爭取于兩個月內獲得上市批文,冀今年內以「A+H」上市。

惟內地A股審批關鍵仍視A股表現,當局或因免A股再受壓而延遲審批。消息人士指,承銷團亦開始洽商基礎投資者,目標可占H股集資額至少四至五成。

今年6月,人保集團已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注冊新加坡公司]另有消息指,人保H股需于11月18日前在港掛牌,否則須更新財務報表,或需重新進行上市聆訊。

除人保外,另有兩企亦擬于10月間上市集資。內地最大的煤礦開采設備生產商鄭州煤礦機械(滬︰601717),上月底亦已通過上市聆訊,擬通過德銀、摩通和瑞銀,集資5億至6億美元。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