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交所證監擬簡化第二上市 鼓勵外企來港
根據《上市規則》,在港作第一或第二上市的要求沒有明顯分野,港交所(388)于兩年多前開始研究放寬部分要求,鼓勵更多海外企業來港上市。據了解,監管機構計劃于年內發出指引,把過往必須按個別情況厘訂的豁免準則標準化,換言之,[注冊英國公司]倘若個別海外企業符合當局列出的要求,申請第二上市時,便自動獲得豁免。
個別上市公司在港作第二上市,前提是必須在另一市場作第一上市,而在港的股票交易,在不削弱投資者保障的前提下,主要按照第一上市地的監管規則。
自歐舒丹(973)于兩年前在港上市,為港交所吸引國際企業開拓新天地,要增加其可持續性,便得制造誘因,其中包括簡化或放寬第二上市的要求。據悉,港交所和證監會經過兩年多的研究,之前曾考慮透過公眾諮詢修改規則,近日傾向于今年內聯合發出指引,讓海外企業更清晰第二上市的要求。
評論:簡化上市程序,明顯的是以降低上市門檻,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港上市為目的的,但同時或許也應該更加注重企業的質素,畢竟有了企業之外還需要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才行。港股市場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優勢,能保持下去自然最好。
中國外貿無明顯改善跡象,海關總署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經濟低迷大環境下,雖然8月份出口按年回升至2.7%,但仍差過市場預期,其中對深陷債務困擾的歐盟出口,仍繼續錄得雙位數下跌。分析認為,外圍環境不在中國可控制范圍內,料中央繼續加快出口退稅的步伐。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8月進出口總值3292.9億美元,按年增幅只有0.2%,其中出口增長2.7%,低于預期的3%;進口亦少有出現下降,跌2.6%,這是7個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反映內地需求不振,貿易順差266.6億美元。
今年首8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近2.5萬億美元,按年增長6.2%,其中出口增長7.1%,進口增長5.1%。
評論:內地之前的經濟刺激政策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經濟運行的狀態仍然令人擔憂,加上歐美市場前景依然模糊,內地經濟活動自然不能如預期向上。不過這或許也能再一次令內地政府看到現行的刺激政策或許還是有繼續加大的空間。
3、建行錯盤交易涉3.1億元
上周四獲大股東配股套現的建設銀行(939),昨天配股股份于開市后分批「上板」,惟其中一個以配股價5.08元成交的6075萬股交易盤,卻懷疑發生錯盤事件。然而,港交所(388)及后接到錯誤交易申報,該項交易被正式取消,涉資約3.09億元。
根據市場消息指,寶鋼集團上周四向市場配售逾8億股建設銀行H股,配售價為5.08元,套現逾41億元,配股股份昨天才正式上板。建行股價昨天全日跌2.12%,收報5.07元,成交金額達92.28億元。
評論:最近內銀股的表現較為反復,雖然說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還在不斷實施,但對于投資者而言,內銀股短期的吸引力還是有限。
4、五大行齊調低中國GDP預期
內地8月外貿數據呈現旺季不旺之勢,進一步揭示中國第3季經濟繼續疲軟,令眾大行看淡中國全年GDP增幅。上周高盛及瑞銀下調中國全年GDP增長后,昨日摩根大通、巴克萊及中金亦加入看淡行列,調低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其中,摩根大通將中國全年GDP預期由7.7%下調至7.6%,認為8月數據暗示經濟增長動力在短期始終面臨下行風險。雖然5月以來,政府放松政策,加快投資基建、鐵路、環保和清潔能源,但作用似乎不大,且被出口持續疲軟所抵消。
巴克萊亦將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從7.9%下調至7.5%,表示持續疲弱的工業生產數據及溫和的政策都在顯示,中國下半年經濟只會保持穩定,而非復蘇回彈。中金則將全年GDP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7.6%,認為受制于樓價回升,第3季度貨幣政策放松力度低于預期,因此影響GDP增速。
早在上周四(6日)和周五(7日),高盛和瑞銀已先后調低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期。高盛將預測從7.9%下降至7.6%;瑞銀則從8%下調至7.5%。如此一來,五家券行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已幾乎與中央年初所定的7.5%下限目標相同。
評論:內地經濟增長疲軟,加上刺激措施的見效緩慢,投資者對未來的信心不足。大行看淡全年GDP增長也是必然,只不過給投資者帶來的影響當然也難樂觀。
5、中海外銷售按月跌兩成
內地樓市撲朔迷離,不少看好「金九銀十」的內房開發商,7、8月的推盤力度并不強勁。龍頭中國海外發展(0688)昨日公布,8月合約銷售額為80.2億港元,按月減少逾兩成,為年中以來新低。有分析認為,9、10月份推出新盤增多,集團銷售數字會見好轉。
對比市場整體水平,中海外8月銷售回落更加明顯。瑞信內房分析員杜勁松認為,開發商傾向在9月、10月的旺季增加推盤,所以8月銷情因新盤減少而回落,并不奇怪。「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在大家新盤都不多的情況下,大型房企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競爭優勢。」
今年首8月,中海外累計銷售額按年增長28.6%,達至832.8億港元。集團在8月中才將全年銷售目標,從800億港元上調至1000億港元,新目標現也已經完成83%。此外,集團8月在云南昆明購入1個項目,總權益發展面積為17.1萬平方米,需支付地價6.4億元人民幣。
中海外旗下聯營公司中國海外宏洋(0081),8月份實現銷售額10.58億港元,按月減少7.8%。此外,恒盛地產(0845)昨公布,8月銷售額為10.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月減少4.7%;銷售面積11.2萬平方米,按月減少20.4%。今年首8月,恒盛累計實現銷售額78.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六成。禹洲地產(1628)8月合約銷售金額約3.67億元,按月持平;今年首8月累計銷售45.4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銷售總額。
評論:在受到內地樓市調控政策的壓力作用下,房地產市場的前景并不樂觀,房企的經營狀況亦不太理想,內房股的短期的承壓或不會小。
6、PCCW中移動和記4G覆蓋港鐵線
PCCW昨日突公布,將在月內開始在港鐵(0066)范圍推行4G LTE網絡升級工程,3個月內全線港鐵均可使用4G。中移動、和記電訊其后亦發新聞稿指,已與港鐵達成合作協議。
近期4G爭奪戰日漸白熱化,兵家必爭之地港鐵公司則遲遲未見進展,早前有電訊商高層「爆料」,指港鐵獅子開大口,在4G升級時要求加價逾千萬元牌照費及租金,結果雙方一直「傾唔掂數」,更聲言連新建沙中線或西港島線都會無網絡使用。[注冊開曼公司]
至昨日PCCW、中移動及和記電訊先后公布與港鐵達成協議。
PCCW及中移動香港均稱,將于本月開始4G LTE網路的建設工程,PCCW更稱,在2至3個月內,港鐵全線均可使用4G網絡。
和記電訊則稱,稍后時間會在港鐵沿線提供4G服務。
PCCW市場營銷總裁林國誠昨日沒有透露實際牌照費及租金,至于沙中線或西港島線則「起好先傾」。林國誠又指,公司會在港鐵及室內提供1800mHz頻譜的4G網絡,室外則提供速度更快的2600mHz頻譜,他指PCCW在繁忙地區的4G覆蓋率已高過九成。
評論:4G網絡的推廣逐漸加快,對中移動來說當然是好事,加上和港鐵的合作,4G網絡的應用上將更具有靈活性和實用性,另一方面也對中移動的市場占有率提升有明顯幫助。
7、瑞信唱好 珠寶股上升
近期金價回升,為本地珠寶及金飾商帶來轉機,有券商看好該類股份,更認為8月的銷售已見底。瑞信報告指出,六福(590)8月銷售已見底,相信其后同店銷售將有改善,把六福目標價大幅調升41.2%,更首予周生生(116)跑贏大市評級。受到大行唱好,昨天部分珠寶及金飾股上升約1%至8%。
瑞信報告指出,上半年周生生同店銷售增長為16%,已跑贏大市,故首予周生生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20元,相當于2013年預測市盈率10倍。該行看好該股盈利前景穩定,其100%自營模式、擴張策略及庫存管理富靈活性,而且該公司開店計劃審慎,今年上半年租金占收入的比率僅增加0.1個百分點,至3.6%。隨著金價按年跌幅收窄,預計周生生本季盈利將見底,季末會有所回升。
另外,金價對沖比率僅20%的六福,瑞信表示,該股表現與金價走勢的關聯性高,故此,因應近期對金價的悲觀看法有所轉變,六福或獲得重新評級。而且六福7月同店銷售持平,8月銷售下跌3%,相信同店銷售已見底,預期將有好表現,把目標價由16.5元升至23.3元,即預測市盈率由8倍升至10倍,維持「中性」評級。
在一眾珠寶零售股中,周大福(1929)將是最后一家錄得同店銷售回升,目標價上調9%,至10.15元,維持「中性」評級。瑞信報告指出,周大福去年度的比較基數偏高,本年度數據將難有好表現,截至6月底止,首季港澳地區同店銷售已倒退1%,相信高基數效應會持續,周大福的同店銷售很可能是在珠寶金飾商中最后一間復蘇。
此外,由于經濟增長放緩,相信高檔珠寶銷情較差,周大福9月底中期時存貨周轉天數或進一步延長,營運現金流會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