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在競逐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一役,輸給期貨市場新丁港交所(388),港交所的離岸人民幣(CNH)期貨將于下周一推出,CME趕在其推出前高調宣布,將于第四季推出兩只人民幣期貨產品,并以長達23小時的交易時間作招徠,兩者再次正面交鋒。
以名義金額計算,今年CME平均每日交易額達1100億美元(8580億港元),市場深度和廣度都比港交所優勝;市場人士估計,這可能令CME的人民幣期貨更受歡迎,產品在當地的流動性較高。由于本港是唯一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CME的產品將在香港結算。
CME雄心勃勃發展人民幣產品,去年8月率先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美元結算的人民幣期貨合約,又替遠期人民幣不交收合約(NDF)提供中央結算服務。今年初,CME與中國銀行(3988)簽訂策略合作協議,正是為人民幣結算產品鋪路。
隨著CME的倫敦分支平臺明年中啟動,CME計劃明年在歐洲引入離岸人民幣期貨;同時,CME昨天透露,已準備推出離岸人民幣期權合約。
彭博引述CME駐新加坡外匯業務執行總裁藍國聰指出,原計劃去年推出離岸人民幣期貨,然而當時離岸人民幣存量減少,故延至第四季推出。
CME今年5月仍然向傳媒表示,離岸人民幣規模有限,暫不考慮推出實物交收期貨產品,不久港交所宣布推出該產品后,CME立即改變策略。
兩者的合約規格很相似,CME的人民幣期貨分為標準合約和小型合約,將在其電子交易平臺Globex買賣,交易時間為當地下午5時至翌日下午4時(約香港時間上午9時至翌日上午8時),就算港交所明年初延長期貨交易時間后(下午5時至晚上11時),交易時數也不及CME。CME外匯業務資深董事總經理Derek Sammann形容,CME推廣人民幣國際化更稱職。
港交所相關產品的年期為一年,而CME則有長達三年的合約。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堅早前表示,參考外匯市場的合約,交投量集中于一年或以內的產品。[注冊美國公司]
按金方面,港交所人民幣期貨的比率約1.25%,屬于較低水平。藍國聰回應本報查詢時說,暫未公布按金比率,但認為按金水平太低將增加交易所、經紀行及客戶的風險。
經紀行買賣靠“駁腳”
至今共有40家期交所參與者可以替客戶買賣人民幣期貨,信誠、海通及時富已宣布免傭金作招徠。一通投資者服務行政總裁宓光輝表示,大部分本地經紀行不是CME的會員,需要透過「駁腳」經紀行買賣當地產品,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較高,該行正申請成為會員。
今年以來,港交所股價持續向下,令其全球最大市值交易所的寶座被迫讓予一直排名第二的CME,至今兩者市值分別為1185.67億元和1527.50億元。[注冊英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