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港股票的基金今年至今表現未算標青,基金跑輸MSCI中國指數的比率高近60%。分析相信,基金在最后一季有很大誘因炒升大市,相信目前部署力爭表現。
恒指近10年有8次的第4季均錄得升市。[注冊離岸公司]
港股近期氣氛佳,但動力稍為轉弱,市場觀望內地本周公布的9月新增貸款及出入口數據等,會否成為股市的催化劑。內地A股「十一黃金周」長假后,今日復市,據統計,10年以來黃金周中港股市表現,A股首日普遍與假期內的港股走勢同步,但恒指則難以大升。另外,恒指今挑戰6連升,對上一次連升逾6天已是8個月前。
近10年第4季 港股8次升市
富信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區偉志指出,港股上周升勢已反映A股今開市價升2%,但他認為中共訂出「十八大」的舉行日期較預期為遲,意味等待時間更長,A股市場對此未必受落,今日恐令港股回調。
美股上周五繼續挑戰5年高位,但就業數據利好,獲利盤紛涌現,香港藍籌于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亦表現一般,匯豐(00005)及中移動(00941)ADR折算收報74.85及85.85港元,較港收市價高0.5及低0.05元。港匯上周五于歐美交易時段抽升,1美元兌7.7523港元,創兩周高位。
[注冊香港公司]港匯歐美時段抽升 兩周高位
基金在末季追表現,則有利后市。根據彭博資料,全球603個的中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只有3.58%,較最多基金采用的準則-MSCI中國的5.47%回報為低。其中只有249只,或約41%基金,年初至今可以跑贏MSCI中國指數。整體而言,中國基金表現亦遜于亞太區(日本除外)基金。
有長線基金經理表示,若撇除股票派息回報因素,中資股基金跑輸MSCI中國指數的比重可能更高,故有可能推動基金經理于季內追貨。
他表示,目前投資氣氛好轉,投資者都較愿意增加風險,增加組合的Beta值(以1為分界,高于1即波幅較大市高),例如吸納部分基礎因素有好轉跡象的行業,如汽車股、水泥股等,「雖然系想追,但不會太瞓身,今年初試過組合是防守性的,[注冊美國公司]但追入本來寄望可助爭取表現的中價股,卻遇上估值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