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介紹未來三年的戰略計劃時表示,中國內地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包括資本項下的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等將成為港交所未來幾年發展的最大契機。新的三年藍圖中,新業務定息產品及貨幣和大宗商品將成為港交所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已有的股票衍生產品和傳統的現金股票則將主要扮演基礎角色。
資金于股市尋找機會,更集中于細價新股炒作。昨首日掛牌的新股迅捷環球(00540),股價最多爆升56%,吸引資金蜂擁至仍在招股的玩具制造商滉達富(新上市編號:01348),后者的孖展認購已逾公開發售的448倍,成去年以來的新“超購王”。分析指,近月已有多只新股公開超購逾50倍,集資額愈細的超購倍數愈高,反映資金對新股已愈益關注。
調查顯示:全球近半基金經理沽債買股
美銀美林公布1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發現投資者新一年的投資情緒樂觀,對全球經濟復蘇的信心增強,并繼續看好中國經濟可以加速增長。近半數基金經理更會沽售債券購入股票,有基金經理開始購入一直被低估的金融及保險板塊,而減持防守性較高的電訊業股份。對未來的投資風險,基金經理認為最大的擔憂仍然是美國財政懸崖,但比例較兩個月前大幅減少近20個百分點。
中資股盈警潮持續 陽光能源料轉盈為虧
中資股盈警潮持續,多家公司昨天收市后發布盈警,預計去年業績將大幅下滑,近日在政策支持下,投資者熱炒的光伏能股陽光能源(757),更估計業績轉盈為虧。多個二三線股包括物業代理股21控股(1003),從事投資業務的合一投資(913)、滬光(770),零售股金六福(472)及威發(765),以及齊合天地(976)、[注冊美國公司]新利軟件(8076)及民生物流(8217)等公司都發布盈警。
今日香港股市早間重要新聞導讀。
RQFII望擴至香港機構 恒生及中銀占優勢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后表示,今年內有望將RQFII申請資格擴大至香港金融機構,并獲得優先對待,可在2,000億元人民幣額度之中占一席位。分析指,由于恒生(00011)和中銀保誠資產管理曾發行ETF(交易所基金),而且均在QFII之列,相信較具優勢成為首批獲批RQFII額度的香港金融試點機構。
QFII、QDII升級或年內啟動 滬深津望試點QDII2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關于“探討QFII2可行性”及“試點QDII2”的言論在亞洲金融論壇上引發熱議。業內人士預計,QDII2和RQFII2試點可能年內就會啟動,且規模高過現有的QDII和RQFII已批額度。此外,深圳、天津、[美國公司注冊]上海等沿海城市有望成首批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試點城市。
李小加拋港交所三年戰略 大宗商品等上演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