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共有404只證券產品遭沽空,總沽空額(融券賣出額)63.6億港元,占港股主板全日成交550.34億港元的11.55%。[注冊離岸公司]而平日港股的整體沽空比率(沽空額占成交總額的比值)在8%-10%左右。
其中追蹤恒生指數表現的盈富基金成為空頭的主要攻擊目標,該ETF融券賣出額達8億港元,占其成交93.6%;恒生H股ETF沽空比率也高達50.33%。追蹤A股表現的RQFII A股ETF昨日也遭到空頭猛烈做空,南方A50 融券賣出額高達3.5億港元,占其當日總成交額60.78%;此外,華夏滬深300A股ETF沽空比率也達40%。
農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林樵基指出,內地一季度GDP數據使得上周稍有轉暖的市場情緒受到較大打擊,加上已進入4月份,依然沒看到中央出臺經濟刺激政策,投資者害怕內地經濟復蘇進程會比預想要慢,因此對港股及中資股的短期走勢看得比較悲觀。
國家統計局15日上午公布,一季度中國內地生產總值(GDP)118855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低于市場預期的8%。數據公布后,世界銀行及多家投行下調或修正了中國全年的GDP增長預期。
外資觀望內地政策[注冊香港公司]
盡管拋售活動激增,但林樵基認為,資金并未離開港股市場,當前香港市場的流動性依然很充裕,大部分基金經理在觀望政策走向,相信等看到中央出臺具體提振經濟的政策,機構們還是會回到市場中去。
事實上,資金流出香港的態勢上周開始已得到初步遏制,港匯10日開始出現轉強跡象,反映資金流入香港的力度已大于流出。而香港金管局的銀行間總結余數據也顯示,10日總結余再減少60億港元后,周四周五終于不再繼續減少。此前這個反映香港流動性狀況的數據連續5周持續在減少。
但是,港交所大宗股權變動披露平臺上,暫時還沒看到大型基金和投行買入中資股和與A 股相關的產品,顯示對該類產品仍在觀望。美資基金The Capital Group上周五還被披露減持4405.6萬股農行H 股,套現1.57億港元。與此同時,被視為外資對A 股看法風向標的RQFII A 股 ETF近日也表現一般,除南方A50小幅溢價外,其余RQFII A 股ETF 均處于折價狀態。嘉實MSCI中國指數ETF12日繼續遭遇贖回160萬個基金單位。
[香港公司注冊]林樵基指出,資金回流香港,與近期日本推出進一步的量化寬松有很大關系,而眾多新股即將啟動招股程序,也是資金涌港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涌港資金存放在香港銀行的人民幣賬戶中,人民幣升值加上利息,資金轉成人民幣存銀行的年化收益率可達4%至5%;也有一部分資金流向了香港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