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IPO的路徑正在轉變。投中集團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6家內地企業在中國香港資本市場完成IPO,融資額達到217.1億元。受銀河證券、[香港注冊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兩家企業大額融資拉動,5月份內地企業IPO融資額大幅回升。
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玲表示,A股IPO持續冰封,“暫停”已長達半年之久。今年以來,“史上最嚴財務核查”使多家排隊企業被迫撤單,截至5月23日已有194家企業終止審查。IPO“堰塞湖”現象并未得到明顯緩解,在此背景下,通過轉板分流A股IPO壓力將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5月份,中石化煉化工程和銀河證券成功上市,成為今年港股市場融資規模最大的兩單IPO,為香港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2012年12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申報文件及審核程序的監管指引》,取消了境內企業到境外上市的“456”條件和前置程序,不再設盈利、規模等門檻,簡化了境外上市的申報、審核程序,為中小企業赴港上市創造了非常好的機遇。
與此同時,今年2月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及配套文件正式發布實施,意味著全國股轉系統業務走上正軌,新制度放寬了企業掛牌條件、拓展了投資者范圍并使股份轉讓方式更加靈活可選、降低了交易限額,[注冊美國公司]這些改革均有利于提升市場活躍度,進而改善流動性問題。
李玲玲表示,隨著全國股轉系統擴容的加速及相關制度的日趨完善,轉向全國股轉系統市場對排隊企業及撤單企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新選擇。
此外,美國市場方面,多家中國企業啟動IPO計劃。蘭亭集勢5月份提交文件將發行價區間定在每股ADS8.50美元至10.50美元之間。以此計算,[美國公司注冊]蘭亭集勢此次IPO融資規模在7055萬美元至8715萬美元之間。數字影院解決方案提供商GDC Technology Limited(環球數碼創意科技有限公司)也于5月份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申請,計劃于納斯達克[微博]交易所上市,擬最高融資7500萬美元,凱雷、云鋒基金、華誼兄弟等均為其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