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消息,據香港蘋果日報報道,千億新股阿里巴巴經過多番周旋仍未能成功“抵港”,據悉,港交所(388)最快明春為檢討股權架構制度展開咨詢,準備鋪下“紅地毯”名正言順迎接阿里。咨詢文件未出爐,市場已充滿反對聲音,香港證監會兩名前主席力撐現行制度無問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更認為,萬萬不可損害投資者保障及公平的游戲規則。
馬時亨接受訪問時指出,香港市場要以公平為核心,致力保障投資者及避免出現不公平的競爭環境。雖然馬時亨未有正面評論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惟指若市場失去公平制度,市場監管或會造成沖擊。
馬時亨:公平競爭最重要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曾表示提出探討股份架構是“關乎公眾利益”,不愿香港主動放棄大批引領經濟潮流的創新型公司,[代注冊香港公司服務]從而失去市場競爭力。馬時亨認為保障投資者及確保level playing field(公平競爭)更加重要。
阿里提出同股不同權的“合伙人”制度未能成功“闖關”,管理層更批評本港同股同權制是停留在過去。事實上,香港曾出現“AB股”同股不同權模式,惟在80年代末正式劃上句號。
謝清海:開先例值得商榷
管理近百億美元資產、亞洲最大基金的惠理集團(806)主席謝清海卻質疑香港是否有需要再次引入同股不同權,“現今21世紀的香港,是否適合沿用AB股的歷史產物則值得商榷”。
謝清海表示,曾與不少業界人士討論阿里的同股不同權模式,“有人說特批阿里或對港金融發展有利,惟反對聲音亦不少,實在難以得出結論”。
此外,謝清海又認為,現時市場的爭論不休,要取得“正確”的共識實非易事,“到底最終以何種方法讓阿里來港上市才是正確方式,[辦理注冊香港公司服務]相信李小加亦相當迷惑,而我個人亦對這個方法(同股不同權)是否適合香港,感到迷惑”。
香港證監前主席:要跟港規矩
對于港交所準備就股權架構制度進行咨詢,“把關”機構的證監會表示會保持“中立”,認為可以留待市場與港交所進行探討,作為香港證監會前主席的沈聯濤昨日表示,完全支持證監現時的做法;另一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更直言,香港沒必要特別作出“遷就”。
據悉港交所內部曾經估計,上市委員會或最快年底前就咨詢文件“拍板”,不過,近日有消息指出,港交所上市委員會雖然已經成立專責小組協助草擬有關咨詢文件,但因未能在本月內推出有關不同股權架構的咨詢文件,可能要在明春才正式進行市場咨詢,更有指,相關議題未必能夠趕及在上市委員會明年1月下一次例會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