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股香港上市屢現破發
隨著光大銀行(06818.HK)上周五正式在香港上市,也為今年內地銀行股赴香港上市畫上了句號,今年香港整體大市都呈現上升的態勢,但內地銀行股卻未能受到投資者青睞,在新股市場上屢次破發。
2013年香港IPO市場最大集資額的光大銀行在三次赴港上市嘗試后,最終圓夢,但如市場人士早前預測,光大銀行在上市首日便出現破發,上周五股價收報3.87港元,較上市價3.98港元下跌2.8%。
盡管光大銀行此次定價保守,并且在上市時已經有19名基礎投資者認購了近136億港元的股份,但素有“市場風向標”之稱的光大銀行上市當日便遇到美聯儲正式啟動QE退出的消息沖擊,[注冊香港公司要求服務]而內地銀行間資金又出現緊張情況,令“內憂外患”的港股在上周五出現巨大波動,最終跌穿23000點,失守100天線,收報22812點。
實際上,今年以來,內地銀行股在港股市場上市首日破發的案例屢見不鮮,今年11月6日,重慶銀行(01963.HK)上市當日也出現了破發的情況,至今還未回到上市價格;同期上市的徽商銀行(03698.HK)則“死守”在上市價附近徘徊,而今年恒生H股金融指數也一路向下,上周五收報15131.39點,今年至今跌4%。
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向記者表示,內地銀行股受到內地政策和宏觀經濟所影響,上半年內地經濟有所回落,銀行間資金也趨于緊張,而下半年起利率開始回穩,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啟動,息差收窄,競爭也日趨激烈,加上地方債務等問題,對內地銀行股有諸多不利。
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陳鳳翔稱,目前國際市場對銀行的監管日趨加強,盡管尚未波及至內地銀行,但未來內地的監管也會與國際接軌,令內地銀行在風險控制上的成本大幅上升,如果存款保險(放心保)推出,對于資產質量一般的銀行,[美國公司注冊]盈利能力將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其次,國外正在加強監管私人銀行業務,一旦私人銀行業務跟上國際標準,未來相關業務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盡管內地銀行股在香港的上市之旅未能大受歡迎,但仍有前途未卜的內地銀行股選擇香港市場作為上市地點,有消息稱,哈爾濱銀行正準備香港上市事宜,最快下月提交上市申請,爭取在明年上半年招股,集資金額約10億美元。溫天納稱,隨著內地經濟轉強、外貿改善以及地方債務的妥善處理,內銀股的估值仍有吸引力,前景不算太差。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