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大陸兩地的IPO市場隨著A股的重啟而備受關注。對于香港來說,在2014年的IPO市場繼續保持全球IPO三甲位置似乎已經板上釘釘,而蓄勢已久的滬深兩市的融資水平也不容小覷。
日前,德勤旗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了名為《香港及中國大陸IPO市場2013年回顧與2014年展望》的報告,稱受惠于自9月份起中美經濟活動加速,2013年香港IPO數量將會超越2010年的巔峰水平。在兩大經濟體的樂觀前景和數宗醞釀中的超大型IPO的支持下,2014年香港有望連續第二年保持全球IPO上市地的三甲位置。同時預計2014年1月IPO發行重啟后,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來年的融資水平將與香港相若。
報告預測到2013年底,香港將有104只新股上市,融資1660億港元,較2012年62宗IPO融資900億港元分別上升84%和68%。[注冊新加坡公司]第四季度IPO數量將達香港IPO史上最大規模,同期融資額更將超過2012年全年的融資金額。
展望2014年,四至五個重量級IPO項目有望將香港IPO市場推向新高。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金融服務業、新型城鎮化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改革措施將推動中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和消費企業到香港發行上市。而新興獨特的消費服務、醫療及醫藥行業、能源和資源以及互聯網/手游公司的上市項目有望成為市場焦點。
在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華北區主管合伙人林國恩看來,美國適量減少購買債券對全球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是短期的,市場對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的信心以及美國經濟復蘇的利好可將其抵消。他預測香港的上市窗口可以令其新股市場有85—100只新股上市,融資達1700億—2100億港元。與2013年比較,該預測意味著IPO數量會降低3.8%至18.2%,而融資額將會增加2.4%至26.5%。
“恰恰相反,大陸IPO重啟預計會繼續吸引大型發行、H股和國有企業上市項目至香港。由于中國監管機構對于A股市場的流動性仍然持謹慎態度,相信明年將會以中小型IPO項目為主。因此按照2011年的新股上市數量推算,可能需最少兩年才能夠將目前仍然等候上市申請審核的700多家公司全數上市!绷謬髡f。
反觀A股IPO市場,德勤分析指出,已通過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會議的83家申請上市企業(包括兩家大型發行)可募融資金550億元。機械、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電子行業可能出現較大型交易。另一方面,明年一月份有望首批上市發行的51家企業中,將以機械制造、傳媒電訊、能源環保行業企業為主,比例高達75%。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吳曉輝表示,中國經濟繼續穩中求進,但將會面對下行壓力。[新加坡公司注冊]新股、資本市場和金融行業等領域將相繼出臺改革措施,但市場將需作出充分調整。來自制造、科技和消費行業的中小發行仍然會在發行數量上處于領先。
鑒于上述原因,德勤預計2014年將有大約200—230家在審企業可以完成發行,融資額約1500億—1700億元。與2012年154只新股上市,融資1034億元的記錄相比,當非正式暫停IPO歷時超過一年之后,中國A股市場將見證IPO數量和融資額的雙雙飆升,有望分別實現最高49.4%和64.4%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