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6日),阿里影業(01060,HK)發布了首份公告,[開曼注冊公司]任命前中影股份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強為阿里影業CEO,并將上市公司名稱由“文化中國”改為“阿里影業”。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以62.44億港元投資獲得文化中國59.32%股份,成為文化中國的第一大股東。文化中國曾參與投資2013年國產電影票房冠軍《西游·降魔篇》,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等都有合作關系,董事長為影視圈大佬級人物董平。
據新華網的報道顯示,今年6月,阿里集團的入股完成,隨后,阿里系高管全面進駐文化中國,阿里集團的首席風險官、前支付寶總裁邵曉鋒擔任公司的董事局主席,阿里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總裁劉春寧擔任CEO,董平轉而擔任公司顧問,為期12個月。此次任命,意味著劉春寧不再擔任CEO,來自中影的張強走馬上任。
資料顯示,張強曾擔任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電視臺副主編和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北京紫禁城信都電視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等。有逾25年電影制作經驗,曾制作多部票房口碑雙贏的優秀電影。
對此業界有觀點認為,憑借張強在傳統電影領域的專業經驗,結合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優勢以及阿里對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的能力、將為中國影視行業在內容、投資、制作和發行等各環節帶來更多創新的可能。不過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影視類公司不少,要在已經有所圈地的行業中突圍并不容易。
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邵曉鋒表示,[注冊馬紹爾公司]“阿里影業將踏著快樂的步伐,以消費者對業務(C2B)的模式,更專注于打造切合現今觀眾需求的電影及電視劇,提升觀眾的滿意度,為市場提供優質的內容。”
還有業內觀點認為,時代華納、迪士尼等全球性的娛樂公司,均有一家知名的電影公司,盡管對公司的營收貢獻有限,但對公司的整體促進作用卻不言而喻。因此,如果阿里想要在娛樂業務上有所作為,就一定會遵循相同的邏輯,在影視業務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