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港通緊鑼密鼓推進之時,深圳前海亦有望成為下一個嘗鮮者。
深圳市政府日前對外發布消息,[注冊馬紹爾公司]稱中國證監會已就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加快推進前海金融先行先試相關政策做出正式批復。
前海管理局發言人王錦俠告訴南都記者,深港通是證監會支持深圳資本市場發展政策的一個部分。港交所發言人昨日也對南都記者表示,“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漸進開放的重要一步,但不會是最后一步。”在滬港通成功推出、平穩運行之后,它可擴容、擴量、擴市場。把“滬港通”模式復制到其他市場并非不可能。
多位金融業內人士對南都記者預計,在目前情況下,盡管深港通進入市場預期,但相應的細節安排應該尚未啟動。
關于深港通的申報進程,南都記者昨日致電深圳市金融辦主要負責人。不過截至發稿,電話一直未被接聽。
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微博)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深港通如果成行,對兩地而言影響都屬正面。“深港通應該是要設立的,深圳距離香港較近,人流、物流、資金流以及資訊流的往來都比較密切。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設立,可讓香港跟兩地的資金更多流動,并開通外資進入中國A股市場之大門,是好事。但現在最大的關注點是滬港通何時才開通。”岑智勇對南都記者表示。
申銀萬國(香港)公司副總經理白又戈對南都記者稱,在上海自貿區設立的大背景下,加快深圳的發展,符合國家促進資本市場開放的總體戰略。上海自貿區的設立也是希望能夠起到全國示范的作用,如果深圳可以借鑒到一部分的政策,相信對未來的發展會有正面影響。
“從架構方面,深港通應該是借鑒滬港通,采取兩個交易所對接的做法。對深港通大家更期待的是投資的范圍,深圳方面是不是包括創業板的股票可放在投資名單上。滬港通主要是些大盤股,而深圳市場主要代表新興經濟,市場期待深港通開通,會有些代表新興經濟的股票放在深港通的名單上。”白又戈對南都記者說。
“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漸進開放的重要一步,[馬紹爾公司注冊]但不會是最后一步。”港交所發言人昨日接受南都記者時表示,滬港通模式本身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滬港通成功推出、平穩運行之后,它可擴容、擴量、擴市場。今后在適當的時機,視乎市場需求,把“滬港通”模式復制到其他市場并非不可能。
昨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的數位金融業內人士預計,在目前情況下,盡管深港通進入市場預期,但相應的細節安排應該尚未啟動。白又戈即稱,在滬港通還沒有正式宣布和推出的情況下,談深港通的安排還為時尚早。
“至于滬港通的推出日期,香港交易所與券商進行的市場演習已順利完成,而我所相關的市場基建及運作已準備就緒,兩地監管機構會衡量市場整體準備情況決定滬港通開通時間。”該發言人向南都記者表示。
據香港市場預期,滬港通于本月下旬出臺“機會很高”。“一般預計是10月下旬,可能是27日。”香港一位金融業內人士昨日向南都記者坦言。
而前海管理局發言人王錦俠強調,深港通僅為證監會支持深圳資本市場發展政策的一個部分,其他部分依然有相當多的內容。
王錦俠舉例稱,比如“證監會積極研究制定方案,推動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滿12個月后到創業板發行上市,支持創業板的良性發展,”也是嶄新的領域。另外,“原則支持在前海設立由經國務院批準的證券期貨交易所主導發起的私募產品投融資平臺,”也是重大突破。比如“建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協調合作,研究論證為中港基金互認提供相關服務的具體方案,”都是實質的支持。
“對前海來說,[馬紹爾注冊公司]作為中國金融業開放的示范窗口,在銀證保、互聯網金融等各個領域,前海都在往前走。因此,對上海在證券領域能做的事,前海未來也能做,但這不是全部,未來也不會在這里止步。比如證監會支持深港兩地未來在滬港通積累一定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支持深、港交易所本著互利共贏原則,研究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對深港通和滬港通是重大支持。”王錦俠對南都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