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超過半年的廣船國際(600685.SH,廣州國際00317.HK),10月14日通過投資者說明會“吹風”:公司目前正就收購有關事項的細節進行最后的落實和完善,因此公司股票預計將延遲至不晚于11月15日復牌。
而據10月11日公告,[香港注冊公司]廣船國際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相關方案已初步形成,預計復牌時間不晚于10月15日。
“目前,本次重組相關工作正按計劃順利進行,尚未發現可能導致本公司董事會或者交易對方撤銷、中止本次重組的相關事項。”廣船國際副總經理兼董秘施衛東說。
公告顯示,廣船國際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將由控股股東中船集團注入旗下的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擬向第三方收購相關造船資產。
廣船國際在10月14日舉行的投資者說明會上透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上市公司擬采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黃埔文沖100%股權和第三方相關資產,并募集部分配套資金。
但對于擬向第三方收購的相關造船資產,廣船國際沒有進一步披露。
“收購的第三方造船資產涉及多個潛在收購標的的比選和商業談判,為了本次重組的保密性,所有商業談判及盡職調查工作均于停牌后開展,就收購第三方造船相關資產對多家潛在收購標的進行考察和盡職調查,并與潛在交易對方進行了多輪商務談判,目前已初步明確收購標的資產范圍及收購方案。”廣船國際表示。
引起關注的是,今年6月,上海江南長興重工總經理助理兼生產管理部部長陳衛平“空降”廣船國際就任副總經理,引發了市場對廣船國際可能收購這家江南造船集團控股子公司的猜測。
“第三方資產的收購系市場收購行為,目前具體信息尚未披露,敬請關注董事會召開后的相關公告。”廣船國際如此回應。
而廣船國際于今年4月8日起連續停牌,迄今已大大超過累計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的相關規定。
“目前,重組各方正就收購有關事項的細節進行最后的落實和完善,并抓緊制作本次重組相關文件,我們將抓緊時間完成重組董事會召開前的工作事項并盡快復牌。”施衛東稱。
廣船國際還股票較長時間的停牌向投資者致歉,并解釋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不僅涉及軍工改革的重大議題,[注冊美國公司]也涉及兩地監管協調,“涉及核心軍工資產注入A+H上市公司,在本次重組的董事會召開之前,尚需獲得境內外有關主管部門、機構的事先批復或原則性同意意見。”廣船國際稱,公司正積極與兩地交易所就核心軍工資產注入A+H股上市公司,以及核心軍工資產在境內外的信息披露問題進行溝通,“信息披露將會嚴格按照兩地相關監管要求進行。”
申銀萬國研報認為,廣船國際本身含有H股,除中航科工(02357.HK)的歷史形成之外,一直沒有含核心軍品的公司有H股,“此次黃埔文沖注入廣船國際,應該說此次的資產整合又開軍工改革先例,未來國防軍工產業的改革和需求兩條線都值得期待。”
盡管尚未披露此次重大資產重組詳情,但從公開資料上可知,廣船國際擬收購的黃埔文沖100%股權,將是一次“蛇吞象”行為。
根據中船集團官網資料,黃埔文沖由原廣州中船黃埔造船和廣州文沖船廠于去年底融合組成,是華南地區軍用艦船、特種工程船和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也是目前中國疏浚工程船和支線集裝箱船最大最強生產基地。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黃埔文沖實現銷售收入100.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6億元,而廣船國際去年收入41.66億元、利潤總額0.28億元,前者指標分別是后者的2.42倍和12.86倍。
黃埔文沖官網消息亦稱,按照中船集團的部署,黃埔文沖提出了“今年確保完成工業總產值116.5億元、實現利潤3.29億元”的發展目標。
收購黃埔文沖無疑將大幅增厚廣船國際業績,而后者今年上半年虧損27111.59萬元,“下半年能否扭虧尚存在不確定性。”廣船國際10月14日稱。
有券商預估,黃埔文沖的估值為160億左右。
此前,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從內在解決同業競爭的要求和外部與中國重工(601989.SH)競爭的壓力看,廣船、中船最終整合為一家的可能性大,并且廣船有望成為中船集團整體上市的平臺。
對此,廣船國際表示,公司尚未收到控股股東關于整體上市的相關方案和安排。
此外,按照廣州市“退二進三”規劃,廣船國際在2015年底前要遷出廣州市區,據中信建投研報,其總部荔灣地區的52萬平方米土地就面臨巨大升值空間。申銀萬國研報預估,將獲得50億的土地補償款。
“關于搬遷事宜中相關土地資產的處置事宜,[美國公司注冊]上市公司將根據政府主管部門的相關要求,做好搬遷后土地的處置工作。”廣船國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