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萬達這艘國內商業地產的巨輪駛向港股市場時,其與騰訊、百度聯手講述“互聯網故事”讓資本市場很受用。
今年9月,[開曼注冊公司]彭博給萬達商業地產的估值約為267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1643億元)。而到了12月,在裝入了電商資產,并調高今年的綜合溢利后,中金香港證券根據以貼現現金流量法為基礎的資產凈值及基于市盈率的分類加法總估值法,測算出萬達商業地產的資產凈值則為2860億~3170億元。此外,匯豐、中銀以及花旗等多家機構的估值預測均顯示,萬達商業地產的最終估值將鎖定在3000億元上下。也就是說,裝入電商資產之后,萬達商業資產估值翻番。
翻開萬達商業地產最新發布的招股書可以發現,相比之前的版本,公司對其O2O業務的著墨更多。
招股書顯示,這家名為“WandaInformation”的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16日在英屬處女群島注冊成立,萬達商業地產(香港)有限公司與WandaInvestmentHoldingCo.Limited各擁有其50%股權。根據協議,大連萬達集團、騰訊、百度分別持有WandaInformation70%、15%和15%的股權,并規劃投資50億元,在三年內完成注資。
同時,在更新的招股書中,萬達的公司擁有人應占預測綜合溢利從此前的不少于199.33億元提高到了240.27億元;投資物業預測公允價值收益也從此前的66.98億元上升為97.25億元。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萬達作為國內知名的商業地產領軍企業,其本身的快速增長期已過,資本市場對其想象空間有限;另一方面,國內商業地產的泡沫化較為嚴重,留給傳統商業地產發展的空間已經很小。這兩個方面都將影響萬達商業整體的估值。
“但O2O業務的納入,對資本市場來說,萬達開始講新故事了,而這個故事的想象空間有多大,現在還很難預估。”一位長期跟蹤萬達的分析人士指出,在其看來,O2O業務溢利預測的提升與萬達商業地產整體估值的提高息息相關。
看來資本市場的確很認可這個新故事。萬達商業地產于12月10日起在香港公開發售,并計劃于12月23日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根據最新消息,萬達商業地產的招股價為41.8~49.6港元/股,包括科威特投資局在內的數十家機構溢價6倍參與認購。
瑞信認為,萬達商業地產的大多數購物中心均擁有合適的規模、商品組合和地段,租金上漲潛力與收益率高于同行,在拋出O2O業務后,預計其凈資產為3060億~3760億元。
今年10月底,王健林曾向媒體透露,萬達正在籌建大數據中心,最快可于明年7月底投入使用。根據王健林的計劃,明年三季度,萬達O2O平臺將在全國正式上線。
在今年下半年萬達內部召開的一次討論會上,王健林重點談到了目前正在進行的O2O業務。在他看來,O2O最關鍵的便是互動和體驗,重頭在線上,核心是消費的互動體驗。
王健林腦海中的O2O也是諸多商業地產運營商目前都在謀劃的。對商業地產來說,客戶體驗與客戶粘性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
“正因為此,[注冊馬紹爾公司]萬達把時下最熱門的O2O概念納入到上市平臺,是希望增加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以提高資本市場的認可程度。”上述長期跟蹤萬達的分析人士表示,這傳遞給投資者的信息是:萬達已經從最初“以售養租”的傳統商業地產模式轉變為通過搭建O2O平臺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