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內地首季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注冊加拿大公司]港股持續于28000點關前整固,在內銀股領漲下微升57點,收報27618點,成交額則連續第六日超過2000億元。「港股通」利好因素帶動4月大市氣氛續升溫,除「深港通」下半年開通外,「港股通」的每日額度有望由105億上調至400億元,而「深股通」及「滬股通」的每日投資額度會增至200億元人民幣。同時,市傳「滬港通」50萬元資金門坎正進行檢討,或放寬至10萬元。
內地首季GDP同比增7%,增速為6年最低,工業及消費數據均未如理想,拖累滬綜指終止三連升并跌逾1%;港股今早高開131點后則反復靠穩,收市升57點,報27618點。國指在內銀股帶動下顯著跑贏,升207點,收報14471點。大市主板成交2161億元,一眾內銀股走強,升幅介乎2%至7%之間。
另外,「港股通」全日總成交111.8億元,其中買盤占56.52億元;沽盤占55.3億元,全日余額99.41億人民幣,累計余額1820億元;「滬股通」余額118.52億人民幣。而「滬港通」于去年宣布之初,兩地證監會聯合公告中便列明,境內合資格投資者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于50萬元人民幣。市場人士認為,此舉是希望參與「港股通」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確保「滬港通」運作暢順,內地現來港資金包括經QDII的公募基金、經「港股通」資金及私募基金等。
資金在不同板塊輪流炒作
豐盛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微博)認為,A股昨天下跌股票較多,而港股亦一樣,資金在不同板塊輪流炒作,此起彼落,資金由細價股轉炒大價股,建議內銀股不應輕易高追。另美匯昨天輕微轉弱主要是美國零售數據差美元轉弱所致。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董事潘鐵珊認為,內銀衍生工具較多,近兩天的升勢主要受到對沖盤大量買貨影響,暫未見到基本因素好轉。
至于個別板塊方面,「一帶一路」水長流,基建鐵路股未肯回頭,南車(1766)及北車(6199)A股再三漲停,其H股則升4%至5%。油價持續反彈,三桶油見追捧,中海油(883)升3.8%,收報12.9元,即市曾高見13元。
中國幣策放寬空間大
內地采用不同金融手段確保經濟軟著陸,[注冊巴拿馬公司]雖然昨天公布首季經濟增長保七,符合市場預期,惟實質數據未如理想,市場普遍對第二季度經濟狀況仍未感樂觀,預期未來幣策仍有進一步放大空間。而中國電力(2380)昨公布首季合并總發電量為1370萬兆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11.4%;同時其合并總售電量為1313萬兆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10.9%,反映經濟活動仍弱。
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董事潘鐵珊預期內地有機會于未來數周再度減息,內地經濟數據包括CP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及進出口數據等仍未見明顯改善,故對第二季度經濟增速持保留態度。泓福證券聯席董事林嘉麒認為,中國經濟數據中以工業生產值最令人憂慮,反映市場疲乏,GDP「保七」說服力亦不大,但近期貨幣政策放寬反應快,資金料仍充裕,加上「一帶一路」等大型項目融資需求大,幣策未來料有進一步放寬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