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信股份董事長、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羅靜被刑拘一事,已引發連鎖反應。7月8日,諾亞財富一紙公告引發業界關注。諾亞稱,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踩雷”承興國際控股,涉及總金額34億元,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詐活動已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
34億系列基金投資標的是啥?諾亞財富董事長汪靜波在內部信中提到,此次踩雷的系列基金的投資標的,主要是向承興國際相關方就其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承興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因涉嫌欺詐日前被中國警方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不過,京東方面7月9日回復記者稱,承興國際涉嫌偽造和京東的業務合同對外詐騙,此事與京東無關。“對于這種行為,我們非常震驚,并且已經配合受害公司進行了報案。”京東還強調,歌斐資產從未就合同真實性與京東驗證,在合規和風險管控上存在重大缺陷。希望歌斐正視其管理問題,而不要試圖通過混淆視聽推卸責任。
7月9日收盤后,羅靜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承興國際控股發布公告稱,有媒體稱集團與京東之間訂立偽造合同,董事會就此澄清,廣州承興并非集團的成員公司,而集團與京東之間并未如媒體報道提到的訂立有關合同。
此外記者7月9日從云南信托確認,其也有信托項目投向羅靜控制的公司。
1 諾亞踩雷的投資標的是啥?
歌斐資產遭遇“假標”?京東:歌斐資產從未就合同真實性與京東驗證
7月8日,諾亞財富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歌斐資產”)發行的產品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
當日,諾亞財富董事長汪靜波發布的內部郵件,稱核心企業的系列基金投資標的,主要是向承興國際相關方就其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目前與承興相關的基金,確實發生了風險,歌斐作為管理人,在發現風險因素的第一時間,就采取最快的行動,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7月9日,京東發布聲明,稱承興國際涉嫌偽造和京東的業務合同對外詐騙,此事與京東無關。“對于這種行為,我們非常震驚,并且已經配合受害公司進行了報案。”
針對這一說法,諾亞財富隨后表示,承興國際相關方為京東供應商,雙方存在大量長期交易,歌斐已經就這個供應鏈融資對承興和京東提起司法訴訟,正在積極配合并尊重司法調查的結果。
對此,京東二次回應稱,廣東承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承興集團)是京東的普通供應商,在京東有一定的業務。在京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承興涉嫌偽造與京東等公司的合同進行詐騙。就此,京東已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京東在二次回應中還強調,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歌斐資產)在被詐騙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沒有通過任何方式和京東進行合同真實性的驗證,暴露了其自身在合規和風險管控上存在重大缺陷。
“我們希望歌斐正視其管理問題,而不要試圖通過混淆視聽推卸責任……”京東相關負責人稱。
2 諾亞如何善后?
諾亞稱已成立專項處理小組全力處理,相關基金將整體延期半年到一年
諾亞是國內財富管理界知名企業,2010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受踩雷承興國際控股影響,諾亞周一美股開盤一度大跌逾20%,截至8日收盤,諾亞財富股價35.6美元,下跌20.43%,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市值損失約5億美元。
事件的主角承興國際控股于港股上市,承興國際控股8日收盤大跌80.39%,盤中一度跌逾90%。7月9日,承興國際控股收盤再次大跌26.67%。
二者交集最遲2015年已經出現。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公示信息,包含“創世核心企業”字樣的已備案私募基金共38只,基金管理人分別為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只)、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只),及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4只),成立時間在2015年9月到2018年4月之間不等。其中10只基金目前顯示為提前清算狀態,2只延期清算,22只為“正在運作”狀態。
諾亞方面相關人士給新京報記者發來的媒體回復函顯示,關于歌斐創世核心企業私募基金延期事件,已經成立了專項處理小組在全力處理。諾亞財富是紐交所上市公司,旗下于國內經營的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同時接受上海證監會監管,必須在內外信息披露中做到“真實正確及時”,由于案件在公安偵查階段,將積極配合警方調查,盡全力推進事件解決。如有實質可披露進展,會坦誠告知。
回復函還稱,從2005年獨立運作至今,諾亞沒有資金池,沒有期限錯配,旗下所有產品均由第三方合格金融機構進行托管,資產與相應資金均依基金契約進行投資管理,保持獨立運作,風險不會傳導到其他產品上;在發現該項目風險因素后,立即啟動了對存續期內其他產品的深度排查,截至目前并未發現同類問題(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歌斐管理基金總額為1711億,產品數量共計800余只)。
汪靜波在內部信中還稱,公司聯系了一些大型的困境基金,做了有效的交流……在兌付期限方面,相關基金會根據法規整體延期半年到一年。
3 遲到的風控補救措施?
爆雷前追加承興國際控股股權質押
記者了解到,本次供應鏈融資爆雷前,諾亞就已發現基金風險苗頭,并要求追加承興國際控股股權質押作為產品風控補充措施。
諾亞方面相關人士發給記者的一份歌斐公司聲明顯示,基金產品存續期間歌斐就發現了一些風險因素,在第一時間啟動與相關方的驗證與協商工作。該人士提供的諾亞董事長汪靜波8日發布的內部信顯示,從發現風險開始,公司做了幾件事,包括增加了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并查封了上市公司的股票;查封了相關銀行賬戶;發出催款函,要求付款方根據債轉協議履行還款義務;啟動對該基金投資人的合規的信息披露公告;就已經到期的基金,對相關方提起了刑事和司法訴訟;向行業協會與監管單位進行備案等。
其中,承興國際控股股權變動記錄顯示,其實控人羅靜被捕前一天,6月19日,以董事長汪靜波為首的諾亞旗下數家公司成為承興國際控股股東,持有股份6.77億股。諾亞方面強調,該變動并非股權轉讓,而是股權質押行為,質押人為承興的控股股東China Base Group Limited。
4 還有誰踩雷羅靜案?
云南信托亦有項目踩雷“羅靜”案
除諾亞外,云南信托相關人士向記者確認,公司有一只項目投向羅靜控制的公司,不過并非承興國際控股,而是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8月到期,涉及金額5000萬元。“羅靜6月20日被警方帶走調查,目前在經偵階段,云南信托這一項目會受一定影響。”該人士稱。
云南信托官方回應記者稱,公司作為信托項目受托人,于7月5日通過博信股份公告獲悉,公司開展的部分信托項目的保證人羅靜于2019年6月20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相關事項尚待進一步調查。該事項可能對信托項目的運作產生影響。
云南信托稱,目前,云南信托已采取五方面措施,一是在獲知羅靜被刑事拘留消息的第一時間,啟動了相關應急措施,成立了專項應急工作小組;二是于7月5日在公司官網發布了臨時信息披露報告書;三是目前已同時采取民事和刑事兩方面手段保護投資者權益,包括聯系公證處和專業律師啟動強制執行手續,追索融資人、擔保人的付款義務,并向昆明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尋求公安部門的協助;四是發出律師函,要求付款方根據協議履行付款義務;五是向監管部門報告。
云南信托稱,鑒于信托項目均保持獨立運作,信托財產相互隔離,以上相關項目不會影響公司的其他信托項目及公司的正常經營。
投資者能否要求“剛兌”
安信融資本合伙人步日欣表示,P2P最大的問題,是投資者僅僅看到投資收益,而被屏蔽了底層資產的實際情況。底層資產的盡職調查,在金融行業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在傳統的金融投資活動中,有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對底層資產做信用背書,但是很多P2P做不到,很容易出現垃圾資產標的等情況。更有甚者,通過虛構的資產標的,來騙取P2P的資金,本質上是詐騙。
至于諾亞財富是否有義務剛兌的問題,步日欣表示,首先,從金融規則上講,中國金融行業不存在剛兌的要求,也不鼓勵剛兌;其次,從諾亞財富跟投資者合同角度上講,也不會存在剛兌的條款,諾亞財富作為P2P中介機構,本質上是投資者和底層資產持有者之間的合同,諾亞只是作為一個信息撮合平臺;最后,從法律角度來看,這屬于金融詐騙,上升到刑法,對于欺詐方的處理,和投資者的補償,也不能簡單用剛兌來處理。
文章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