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協鑫(03800.HK)宣布截至2010年6月30日未經審核的中期業績。期內營業額達到57.94億港元,較2009年同期的12.66億港元增長357.6%;EBITDA達到18.76億港元,較2009年同期的5.39億港元增長248.3%;凈利潤7.88億港元,較2009年同期的4.00億港元增長96.9%。公司預計,到2010年底,公司的硅片業務不僅將在年產能上躍居世界第一,更將在質量與成本上位居世界前列。
保利協鑫表示,財務業績的強勁增長,主要是因為:第一、多晶硅業務的大幅增長;第二、硅片業務的迅速擴充,包括對2010年3月底完成收購的高佳太陽能的合并入賬;第三、以反向方式完成收購的電力業務的合并入賬。2010年上半年,其包括多晶硅與硅片在內的硅材料業務發展迅猛,實現營業額36.48億港元,較2009年同期的12.66億港元增長188.2%,占總營業額的63.0%。
保利協鑫執行董事、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朱共山認為,上述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公司專注于光伏行業上中游的發展戰略,在技術、商業模式與管理的持續創新,以及穩健的資產負債結構與融資能力。隨著冷氫化設施的穩定達產以及其它技術改造項目的陸續完成,下半年保利協鑫多晶硅業務在產量、質量與成本上有望再獲改進。公司預計,2010年全年多晶硅產量有望超過16000公噸,今年底硅產量有望超過16000公噸,2010年底絕大部分多晶硅產品將達到電子級的標準,而多晶硅生產成本有望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下降。公司管理層對下半年主營業務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認為在需求持續強勁、售價穩中有升、產量大幅增長、成本進一步下降的帶動下,經營業績將更上一層樓。公司管理層也對未來全球光伏行業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相信全球光伏行業正邁入持續、快速增長的新階段。
鑒于此,公司董事會2010年7月決定在2GW的基礎上,再加大投資1GW的硅片年產能,以期更好把握未來全球光伏行業的發展良機,進一步增強規模效應與硅片業務競爭力。公司預計,2010年全年硅片產量將達到1.3GW,硅片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與盈利來源。
不過,2010年上半年燃煤等燃料價格持續上揚,給公司電力業務發展帶來巨大壓力。保利協鑫認為,燃料價格的高位運行,仍是電力業務今年下半年所面臨的主要挑戰。除了繼續通過集約化管理控制各項成本與費用,以及上調蒸汽售價之外,公司還將著力推動電力業務結構的調整,通過發展垃圾發電項目與太陽能發電項目,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