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報道,吉利汽車(175)母公司上月完成收購沃爾沃汽車后,外界一直關注雙方合作及注資計劃,公司行政總裁桂生悅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今年內將與沃爾沃汽車達成技術轉移協議,預計將提升吉利汽車產銷量,5年內銷量可攀升4倍至200萬輛。
今年預期銷量40萬輛
桂生悅透露,以產品安全及優質零件聞名的沃爾沃汽車,現正與吉利汽車商討技術合作,考慮把該瑞典品牌的安全技術、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技術注入公司,預計相關技術一年內可應用于吉利所有型號產品。
去年吉利一共銷售32萬輛車,今年預期銷量可達40萬輛,桂生悅表示,雖然沃爾沃不會跟吉利合作推出新產品,但技術轉移可協助吉利大幅縮短科研過程,提升產品質量,而品牌效應亦可刺激銷量,2015年產銷量預計達200萬輛。
以售賣中低價汽車起家的吉利汽車,近年致力轉型,桂生悅形容今次收購沃爾沃可令“吉利”這兩個字有所提升,有助面對競爭。“中國消費者愈來愈理性,眼界愈來愈高,生存下來的汽車公司接下去就是要比品牌,比公司的形象,這方面做不好的公司,就完蛋了。”
除了收購國際品牌,這個內地自主品牌亦一直銳意擴展海外出口版圖,早前更訂下五年內出口量占比三分之二的目標;但公司自2008年開始,出口占總銷量一直下跌,今年上半年出口占比更跌至3.5%。
桂生悅表示,環球經濟上半年仍未回穩,加上公司出口市場主要是新興國家如俄羅斯,故須小心觀察形勢,采取較保守的態度,目前仍不敢大規模把汽車銷往外國。
他說,今年中公司已接到多個歐洲、東歐及非洲國家查詢,亦已對當地出口市場作出一定研究,相信今年下半年出口量可由上半年的6940輛,大幅攀升至超過2萬輛,占總銷量比可回升至5%。
國內市場難維持高增長
至于同行如比亞迪(1211)計劃將產品賣到美國市場,與當地成熟的汽車產品直接競爭,桂生悅直言是“不切實際”。
他解釋,中國汽車工業水平于原材料生產及加工方面,仍大幅落后發達國家,但預期可于3至4年追上日本及南韓水平,而產品亦將成為世界主流,“現在中國汽車工業,就像二、三十年前的家電業一樣,當時世界只看日本及歐洲生產的,現在大家都看中國家電。”
雖然中國汽車銷量上月反彈,行業正式踏入第四季傳統旺季,但市場仍擔心長遠增長將放緩。國家發改委更警告,汽車業產能過剩風險加劇,料5年后行業整體產能將遠遠大于需求。
談到汽車業前景,桂認為,中國汽車銷量“不可能每年這么高增長,年年這么高,不就成了泡沬了”。由于中國人均收入一直穩步上升,他指今年放緩是“健康、理性增長”,有信心“兩年來車企的投入,不會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