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金聚焦中國概念的背景下,港交所著力強化中國元素。昨日,港交所在三季報中宣布,已完成調整交易時間的咨詢,目前正在審閱回應意見。消息人士稱,港股開市交易時間最快下月就能與內地A股同步。
積極推進與內地接軌
港交所表示,與內地金融合作是香港金融服務業的重點項目,人民幣逐漸國際化將給港交所帶來史無前例的機會。
交易時間不同步,嚴重制約著港交所的“內地戰略”。因此,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上任后著力推動交易時間的修改,使港股開市時間與內地接軌。9月17日刊發咨詢文件,10月29日結束咨詢,目前正緊鑼密鼓地在審閱回應意見。分析人士認為,不出意外,下月中旬就能見到咨詢總結,港股開市時間提前至與A股同步已基本沒有懸念。
此外,在港推出人民幣計價股票事宜也在大力推進中。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昨日于公司三季報中指出,正在提升基礎設施,以支持人民幣產品的交易。接近港交所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市場對拓寬人民幣投資渠道需求迫切,港交所調用了大量人力推動此事,預計人民幣計價股票推出的時間要比預期快。此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人民幣計價股票最快明年推出。
夏佳理還指出,港交所還會繼續推出與內地相關產品。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共有4只交易所買賣基金在港交所上市,其中就有3只追蹤內地A股指數。自去年底以來,在港交所上市的交易所買賣基金總數增加了53%至66只,當中追蹤內地A 股指數的達24只。
前三季賺34.78億港元
港交所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止9個月業績,公司凈賺34.78億港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1.9%,每股盈利3.23港元,不派第三季息。其中第3季度實現凈利潤12.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49%,但較今年第二季增加8%。
港交所指出,前9個月凈利潤上升,主要是上市費增加以及與成交額有關的收益上升所致,但2010年所賺取的利息收益凈額下跌導致投資收益凈額倒退,抵消了部分增幅。
今年前9個月,共有5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創業板則有4家,集資總額達3358 億港元,其中首次公開招股籌集資額1604億港元。前9個月實現上市費6.5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8%,其中首次及其后發行的上市費為3.59億港元,同比增48%;由于現貨市場今年首九個月的成交額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與成交相關的費用增加了2%。與此同時,港交所前9個月投資收益凈額3.3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了27%。
夏佳理指出,低息環境下,資產泡沫爆破風險加劇,而貨幣戰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市場質疑各國政府財政措施的成效,都令全球經濟表現及金融市場前景越趨不明朗。雖然近期港股交投蓬勃,新股數量增加,且區內經濟向好,其對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持續增長,仍持審慎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