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市場向好,香港股市人氣高漲,從成交量看有幾大特點:
第一,近期成交量顯著增加。11月3日以來,市場日均成交均超過1000億港元,較今年上半年632億港元的日均成交明顯增加。盡管當前市場成交量比起2007年市場最瘋狂的時候還是有差距,但在歷史上依然處于非常高的水平。
第二,10月之后衍生權證占大市的成交比例為15.3%,和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15.8%接近,遠遠低于2007年底超過30%的水平,市場對于高風險產品的偏好并沒有特別明顯上升。不過,本周以來,這一比例持續上升,周四上午甚至超過20%,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值得關注。
第三,9月之前,香港市場呈現上漲縮量、下跌放量的不和諧局面。不過,這一現象在9月之后得以改觀,成交量和市場走勢配合良好。盡管恒生指數比歷史高點還低超過20%,但現在香港市場的總市值已經超過22萬億港元,和2007年10月底創造的23萬億港元的最高紀錄已經非常接近。
香港股市的成交量回升和資金流入有著密切關系。6月份以來,港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強,近期更是經常觸及7.75比1的強制兌換上限,顯示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香港政府對于房價上漲持有意調控的態度,房地產市場對于資金的吸引力并不強,11月3日香港延文禮士道地皮成交價較預期低近30%。資金如果不是特別看好樓市,那么股市就成為其最好的選擇。
當前香港股市的估值已經達到歷史平均水平。但由于經濟基本面向好,流動性充裕,公司業績超過預期,市場人氣旺盛,市場趨勢向好的態勢并不會有大的改變。不過短期看,市場也存在著一些隱憂。
美聯儲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規模為1.7萬億,美元指數從89跌到74;這次從82跌到76,對應于7000億美元的規模。美元對于二次量化寬松政策的反應接近到位,美元指數開始企穩反彈,而美元和股市近期表現出非常強的負相關性。另一方面,歐洲債務問題再次涌現。10月底,已國有化的愛爾蘭盎格魯愛爾蘭銀行初級債券違約,愛爾蘭和德國10年國債利差創歷史最高水平,愛爾蘭可能步希臘后塵向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緊急救助,歐元區國家信用違約掉期(CDS)水平大幅上升。目前市場認為希臘五年內違約概率超過52%,愛爾蘭為41%,西班牙為21%,甚至法國也有7%。歐債危機重回市場,盡管影響不能和今年初相比,但對于市場的風險偏好卻有負面的影響。香港市場方面,成交量放大顯示市場人氣高漲是好事,但過于高漲的樂觀情緒卻有可能增加市場短期調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