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對于汽車行業來說, 2015可謂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國內車市持續下滑的“新常態”,也有以新能源、智能化為龍頭的轉型升級,還有大眾“排放門”這樣的質量丑聞等等。中國汽車市場在持續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市場的同時,汽車與人們生活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
國內車市增速連續下降
[事件回顧]2015年可能是國內汽車市場歷史上最為低迷的一年。[
盧森堡公司注冊]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1月至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82.39萬輛和2178.66萬輛,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8%和3.3%。雖然相比1月至10月份產銷同比增長0.02%和1.51%的數據增加了不少,但2015年的整體車市平均增長速度可能不會超過3%。
[點評]銷量的下滑給汽車生產企業的業績帶來直接影響。大量整車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下滑或陷入停滯狀態,汽車企業的毛利率也進一步被蠶食。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宏觀經濟走勢所致,而另一方面也是中國汽車市場在經歷高速增長后的一個必然調整。市場更加歸于理性和穩定,整車企業也從只注重擴大產能和生產開始轉向品牌、質量、服務等多方面,企業的競爭能力將得到提升,消費者也將獲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1.6升以下車輛購置稅減半
[事件回顧]2015年9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一系列決策中,確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措施,規定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
[點評]2015年10月和11月,國內汽車市場產銷增速結束了連續下滑,開始小幅恢復上漲,國內車市走出一個U型反轉。這其中,1.6升以下車型購置稅減半的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政策實施后,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車銷售155.66萬輛,比上月增長16.5%,高于乘用車總體增速3.1個百分點,比同期增長29%。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車占乘用車銷量比重為70.9%,比上月提高1.9個百分點。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繼續促進該類車型的銷售。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汽車市場“新常態”仍將持續,個位數的增長速度也將成為未來汽車市場的主要狀態。
反壟斷
[事件回顧]反壟斷仍然是2015年國內汽車市場的一件大事,而且從2014年從針對一些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和經銷商的壟斷個案的處罰,開始向制度化、標準化方面深入。2015年6月12日,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正式宣布《汽車行業反壟斷指南》啟動草案制定工作。
[點評]一直以來,由于部分車企存在壟斷行為,造成信息不透明、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導致車價和維修保養價格畸高,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利益,同時也阻礙我國汽車產業高速健康發展。因此,國內汽車行業反壟斷是汽車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將使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市場行為更加規范,不僅使消費者收益,更重要的是能夠吸引更多的競爭者進入市場,對促進行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有著重要意義。
互聯網造車和智能化
[事件回顧]2015年,和其他行業一樣,汽車業也站在了“互聯網+”的風口上。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都在以不同形式進入汽車行業。樂視公司更是宣布進入整車整車生產領域,并將阿斯頓馬丁將作為樂視超級汽車的代工廠。同時,不只是國內,谷歌和福特也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致力于無人駕駛方面的研究和發展。2015年的國防法蘭克福車展上,奔馳、寶馬、大眾這德國三大汽車巨頭的最高領導者更是不約而同地宣布,將信息技術更多地引入汽車制造中,將智能化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點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傳統汽車產業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轉型升級的機遇。不論是互聯網企業向汽車產業滲透,還是傳統汽車產業自主進行轉型升級,未來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信息技術和智能化必然會改變現有的汽車產品,從而對人們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帶來重大改變。
中國品牌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事件回顧]2015年以來,雖然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持續下滑,但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卻在持續增長。從2015年1月到11月,國內汽車市場的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連續11個月保持增長態勢。
[點評]中國品牌汽車之前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是低質低價的代名詞,一直在合資和進口品牌顧及不到的地方尋找生存空間。而一段時間內,由于合資品牌的產品線下探,中國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被不斷擠壓。如今,中國品牌產品市場份額的持續增長,說明中國品牌在質量、品質、品牌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逐步走出低質低價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
中國成全球最大新能源車市場
[事件回顧]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超過40萬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點評]2015年可以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真正的市場化“元年”。[
盧森堡注冊公司]中國政府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見:高額的購置補貼,政府公務用車采購,不限行、不搖號,大力推進充電設施建設等政策的支持,有力助推了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
石器時代的結束不是因為石頭沒有了,石油時代的結束也不會是因為石油用完了。機動化出行的需要和環境的壓力使新能源汽車成為必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汽車行業反腐
[事件回顧]2015年,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一汽集團原副總經理安德武、一汽大眾原副總理李武,到東風集團總經理朱福壽、東風汽車黨委副書記范仲,以及東風日產總經理任勇等一大批“車老虎”的落馬,讓汽車行業的反腐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
[點評]汽車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而且上下游產業鏈非常長,整車企業作為這個鏈條中最強勢的部分,也成為腐敗問題易于滋生之地。之前,在汽車行業高歌猛進、每年兩位數高增長的繁榮之下,一些問題被掩蓋了起來,而隨著汽車行業“新常態”的到來,以及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這些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SUV市場自主品牌一枝獨秀
[事件回顧]在汽車銷售狀況降到近年來最低水平時,2015年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市場銷量卻保持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個月,自主品牌SUV車型銷量超過72萬輛,同比增長108.3%,市場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6.1個百分點。其中,前十位熱銷車中自主品牌占了8席,而且包攬前六的位置,只有上海大眾途觀和東風日產奇駿分列七、九位。
[點評]由于兼具越野車良好的道路通過性和MPV滿足家庭休閑需要的多功能性,這一天生優勢讓SUV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十分火爆,也吸引了更多自產品牌車企在這一市場發力。不過,我們應認識到,雖然SUV的銷量增速迅猛,但新車型的上市速度卻更快,車企大力投放新SUV車型,導致這個市場正在加快飽和,這一危機必須引起重視。
召回數量創歷史最高
[事件回顧]據國家質檢總局數據統計,截至12月18日,共有75家企業開展了224次召回活動,共召回涉及缺陷汽車554.85萬輛,召回次數同比增長29%,召回數量同期增比17%,創歷史最高。汽車企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共實施召回活動81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70%;涉及缺陷汽車352.2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8%,占全部召回數量的64%。
[點評]12月22日,質檢總局正式公布了《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并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標志著我國汽車召回制度的制度化和標準化的加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整體汽車市場在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召回制度的完善也將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推進汽車市場健康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豪華車中國市場遇冷
[事件回顧]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市場,中國市場一直是豪華品牌的福地。但進入2015年之后,不少豪華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幅低至1%以下,甚至出現負增長。除了奔馳2015年在中國取得大幅度提升之外,包括奧迪、寶馬在內的眾多豪華品牌均表現欠佳。
[點評]豪華品牌中國市場遇冷是由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包括宏觀經濟走勢的影響、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國家反腐力度加大等,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也表明中國的消費者和汽車消費市場在逐步走向成熟,消費者不再盲目,市場也從之前的有些離譜的超高速增長開始慢慢進入常態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