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板材坐上出口“頭把交椅”山西制造出口比重加大
近幾年,隨著我省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外貿經濟增長方式,外貿進出口也逐漸發生變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省裝備制造產品的出口增幅逐年加大,不銹鋼板材超越焦炭坐上我省出口商品“頭把交椅”……種種跡象顯示,我省外貿進出口正加速轉型發展。
11月28日,記者從太原海關了解到,今年前10個月,全省不銹鋼板材、焦炭、煤炭和金屬鎂共出口16.2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95億美元增長172.5%,在出口總值中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25.9%上升到42.9%。其中不銹鋼板材出口6.05億美元,超過了傳統的資源性產品焦炭5.31億美元的出口額,成為我省第一大出口商品。而煤炭和金屬鎂的出口也分別達到2.59億美元和2.26億美元。
除此之外,更令人感到振奮的,還有我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制造產品的出口增幅也在加大。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10月,我省除焦炭、煤炭和金屬鎂等四大產品外,其他商品出口21.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02億美元增長26.9%,占到2008年同期27.22億美元的79.3%,已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不僅如此,我省對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也在成倍增長。1月到10月,全省機電產品進口15.7億美元,增長132%,占進口總值的24.6%,同比提高9.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進口5.13億美元,增長193.8%;農產品進口905萬美元,增長101%。
太原海關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對外貿易情況看,由于外部受國家限制資源性產品出口等政策的影響,目前我省外貿進出口的恢復性增長仍較為脆弱;此外,我省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使我省外貿進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而我省開放型經濟的質量和水平也都在隨之提升。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不銹鋼板材成我省出口第一大商品,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山西制造出口比重加大,反映出我省外貿進出口正加速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