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 “為鉆癡迷”,旺盛的消費需求,促使中國在短短三十年內成長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鉆石消費市場。
在日前召開的2010中國鉆石論壇上,記者獲悉,今年1月-10月,中國大陸首飾成品鉆進口額已趕超日本,達到了9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預計全年鉆石進出口額將超25億美元。
未來十年,中國鉆石產業將步入“黃金十年”,本土鉆石品牌的設計將邁向成熟。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將出現在國際市場,加入到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等毛坯鉆的勘探及開采的隊伍中來。
新興市場需求旺盛
據中國珠寶協會秘書長孫鳳民透露,20世紀80年代,中國鉆石市場萌芽起步,1993年之后,中國的鉆石消費市場就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年均增長率都超過兩位數,即便是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的鉆石市場仍然保持強勁增勢,2008年、2009年的年平均增長率在10.5%和28%。
“僅2009年,我國鉆石飾品國內零售總額就達230億元人民幣,其中鉆石銷售額達40多億元,年增幅都在15%以上。 ”上海老鳳祥首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書剛告訴記者。
中國鉆石市場的迅猛增長,甚至令美國、歐洲這些曾經的鉆石消費大國都“黯然失色”。世界鉆石交易所聯合會榮譽主席Shmuel Schnitzer在論壇演講時指出,目前,美國、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仍然飽受經濟衰退的折磨,而這對鉆石市場的影響頗大,一時間難以恢復。但從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地區喜人的銷售增長來看,顯然,鉆石行業的中心已經開始轉移。
來料加工轉型設計創新
盡管中國消費潛力巨大,但在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的鉆石加工廠,卻仍然在進行著來料加工的低附加值產業。加工一克拉鉆石只能賺240元-260元,遠遠小于鉆石銷售到零售端時,品牌及設計為鉆石定價帶來的附加值。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注意品牌建設。未來十年,中國會出現一批設計新穎又有特色的本土鉆石品牌!焙阈陪@石董事長李厚霖對記者預言。
2002年和2006年,國家兩次調整了鉆石進出口監管政策和稅收政策。尤其是2006年,中國鉆石毛坯鉆的進口增值稅調整為零,成品鉆進口增值稅超過4%部分實行“即征即退”,而消費稅超過5%后移至零售環節,這為中國本土鉆石企業從事設計零售的下游產業,提供了大幅優惠,直接助推了大批本土鉆石品牌的發展。
投資海外勘探開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小型鉆石加工企業,紛紛投資海外市場,從勘探、開采到設計加工、營銷及零售、市場推廣,甚至包括了與海外鉆石企業的兼并及上市。“中國鉆石市場龐大的消費需求,以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使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鉆石企業融入世界!敝袊虾c@石交易聯合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南非就有許多中國鉆石企業從事貿易和銷售,礦產勘探方面也有簽約的,比如龍央鉆石公司,遼寧地礦上周也和南非一家公司達成協議,波茲瓦納也不乏中國企業的身影。然而,如果要和當地企業合作勘探開采,必須獲得當地政府的許可,相對來說,這可能是難點之一。 ”李牧表示,中國鉆石企業一旦獲得開采權,對于整個產業來說,不僅能增加毛坯鉆進口的產量,同時,也能通過減少中間環節,有效降低毛坯鉆的價格。 “再過十年、二十年,中國鉆石產業將有望成功地融入世界。 ”李牧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