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行業經過改革開放后三十年來的發展,確實譜寫了中國陶瓷 發展史的輝煌一章。如今,陶瓷業正在經歷著千年“極寒”。內銷,外貿背腹受敵,整體市場低迷。
國外品牌運用成熟的商業模式瘋狂掠奪中國市場
在2003年之前,科勒衛浴主導中國衛浴高端市場,2003-2007年期間,TOTO異軍突起,形成TOTO、科勒、美標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在國內市場活動的國外品牌,主要有日本的TOTO、伊奈,美國美標、科勒、摩恩、德爾達,德國的漢斯格雅、杜拉維、樂伊、高儀,西班牙的樂家等,而國內品牌如箭牌,銷量也達到12億元左右,可以與TOTO等國際品牌一爭高下,中國衛浴市場由個別國外品牌把持市場的局面正在改變,競爭愈加激烈。
據了解,這些國外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多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商業操作模式已經成熟,如TOTO在日本占有70%左右的份額,科勒在美國占有40%左右的市場份額。
“無論是在生產產品的模式,還是市場調研的模式,空間的模式,渠道網點布建的模式,終端促銷的模式,跟競爭對手競爭的模式,都是現成的模式,而且是不斷改良的模式。由這些系統來支撐,就像一個健康的人體一樣,這些國外品牌都是比較有活力的。”
國外大多數名牌企業的生產線很長,種類齊全,覆蓋高、中、低檔市場。因其品牌知名度,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很高,對中國的衛浴 品牌形成一種市場封殺。“比如TOTO,低檔馬桶終端售價才600多元。600多元買一個馬桶,消費者會買TOTO的還是民營企業的?所以對潔具市場的封殺很嚴重。”
國際衛浴行業巨頭把觸角都伸向中國市場,也給一些實力較弱、缺乏品牌意識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民族陶瓷領跑品牌發力國內市場
衛生陶瓷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內衛浴企業多年的努力,尤其是最近10年,一大批民族衛浴品牌應運而生并逐漸發展壯大。
“做中國的國際品牌”,這是箭牌給自己最新的定位。隨意到國內某一個縣級市,都有可能看到箭牌的專賣店。業界人士對箭牌也充滿信心,認為這是中國衛浴大眾品牌的領跑者,“據說2008年箭牌的銷量約為12億元,發展很好。”記者聯系箭牌董事長謝岳榮,他并未否認這一說法。這就意味著,箭牌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已經可以與TOTO一爭短長。
民族品牌中較早涉足資本市場的四維衛浴 ,是國內衛浴企業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因此,它的業績也格外引人矚目。圍繞四維的上市問題,1有業內人士認為,上市最初給四維帶來了大量資金,但是由于一些內部的調整,四維在一段時間內走了下坡路,對此,某協會領導甚至表示:“國內陶瓷企業不上市還好,一上市就走下坡路”。資本運營始終是把雙刃劍,正在進行資產重組的思維衛浴是否能走出一條新路?我們拭目以待。
與國際品牌同臺競爭,東鵬潔具 、美加華、恒潔等發展也較為快速。最近,東鵬潔具特意以“民族品牌當自強”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恒潔更是打出了“中國民族衛浴國家隊”的口號。除了恒潔之外,澳斯曼衛浴近幾年的市場表現同樣搶眼,目標也很明確:“成為世界級著名潔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