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PI持續走高,國內的中小企業在生產環節的各項成本不斷上升。而如何應對通脹壓力,也成為眼下外貿企業最為關注的話題。昨日,在阿里巴巴濱江園區舉行的“全球十大網商巡回論壇”上,參會的600多家浙江中小企業熱烈討論“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抵御通脹壓力”話題。
據悉,本次論壇的到會嘉賓為2010年度全球十大網商中的兩位外貿網商——沈興鐘、何榮生,他們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現身說法,與浙江小企業共同探討如何利用電子商務降低成本,應對通脹及匯率波動等帶來的沖擊。
原材料成本普漲10%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企業用工成本普遍提高20%左右,企業原材料購進成本普遍增長10%,鋼材、銅材、塑料、棉花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20%以上,同時運輸、用電成本也有明顯提高。這些都大大增加了外貿企業的成本,本來就已經很小的利潤空間被擠得所剩無幾,企業一不小心就可能面臨虧損。
浙江三樂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慕琳說,由于原材料及勞動力等價格因素影響,今年公司感受的成本上漲壓力比往年要大不少。
“現在很多外貿小企業不是缺訂單,而是有單不敢接,最主要原因就是通脹帶來的成本壓力,讓外貿訂單成了‘燙手山芋’。目前,大多外貿企業更傾向于接一些‘短平快’的訂單。”阿里巴巴副總裁干嘉偉說。
他認為,通脹壓力正在促使我國外貿企業加速轉型,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開始在電子商務上加大投入,開拓網絡貿易渠道。
“十佳網商”現身說法
“今年,我的一個客戶買了我400萬美金的產品。”本次出席論壇的兩位網商中,杭州開源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榮生是浙江本地的十大網商。
談到應對通脹帶來的成本壓力,何榮生有自己獨特的應對方式。“電子商務可以說是我們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業務渠道,不用去參展找客戶,客戶通過網絡平臺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產品,甚至節省了招待客戶來驗廠的費用。”他說,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更方便地接海外客戶的小額個性化首飾訂單,資金回流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資金積壓的風險。
此外,他還利用各種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全方位的推廣,品牌打響了,再通過提升的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的營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