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今年中美新能源之戰陰轉晴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告訴南都記者,中美新能源產業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但今年主要是合作。

  美國華盛頓時間1月18日下午2點,重慶能投集團與全球最大的獨立電力運營發展商、世界500強企業美國AES(愛依斯)公司簽署備忘錄,雙方擬斥資200億元人民幣,合作開發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及清潔能源項目。

  上述新能源項目是國家主席胡錦濤赴美國事訪問期間簽署的一系列商業和投資協議之一。其中,清潔能源領域的簽約超過200億美元。然而,在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看來,中美兩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從廣度、深度上都有很大進展,但也面臨挑戰。比如在清潔能源貿易中,仍面臨很多壁壘是難以解除的。

  中美高層合力推進新能源

  美國當地時間1月18日下午,中美清潔能源協議簽字儀式在華盛頓舉行。雙方共簽署13項協議,內容覆蓋核電、風電、太陽能、水電、智能電網、碳捕獲與封存等多個領域。

  如,重慶能源投資集團將與愛依斯中國公司共同投資的200億元合作開發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及清潔能源項目。用于投資在新疆哈密地區的風電項目,開發規模為1000兆瓦;投資在重慶地區的水電項目,開發規模為1000兆瓦。投向重慶、貴州的煤礦乏風瓦斯治理項目。最后,還將投向境外的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等其它能源項目。重慶能投在計劃成立的合資企業中持有51%的股份,愛依斯中國將持股49%。

  國家電網公司與美國電力公司就先進輸變電、智能電網等6個領域開展技術及設備方面合作的協議;中國國電集團與美國U PC管理集團共同開發、建設和運營7個風電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0億人民幣的戰略合作協議。U PC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開發投資公司之一。截至2010年底,U PC在中國境內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50兆瓦,而中國國電的風電裝機總量達8950兆瓦,亞洲第一。預計雙方將共同開發、建設及運營7個規劃裝機總容量超過1075兆瓦的合作風電項目。

  中核集團從西屋公司購買10臺套A P1000核燃料制造設備的供應合同,總價值5000萬美元。A P1000預計依然是國內核電建設的未來方向,而國內主要的整機設備制造商有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等。西屋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西屋公司的合同價值為3500萬美元,設備制造涉及的地區包括美國賓夕法尼亞、俄亥俄、科羅拉多、密歇根以及南卡羅來納等多個州,而設備的安裝地點則設在內蒙古的包頭。

  清潔能源貿易壁壘下的摩擦

  如同兩國在貿易政策、匯率等問題上存在種種分歧,新能源同樣既有合作也有摩擦。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在北美鋼鐵工人聯合會一項投訴的推動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起了針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301”調查,向WT O投訴稱,中國扶助其風能設備制造商的措施違法。

  據悉,在其投訴的內容里面,北美鋼鐵工人聯合會指責中國對太陽能產業的扶持造成供給過剩,導致太陽能面板價格在2009年下跌40%,迫使美國競爭同業退場。北美鋼鐵工人聯合會投訴稱,中國銷往歐洲的太陽能產品在2006-2009年間增長7倍,比歐洲整體需求增長速度更快。。

  北美鋼鐵工人聯合會還控訴中國直接違反W T O的協議。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提供12.5億美元的保險,亦即有半數的中國光伏出口品獲得承保。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2002-2008年累計虧損14億人民幣這些損失相當于補貼,違反貿易規則。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告訴南都記者,中美兩國這次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從廣度、深度上都有很大進展,但仍面臨很多壁壘是難以解除的,比如在清潔能源貿易中,仍面臨很多壁壘。如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大量依賴出口,而奧巴馬上臺后也提出利用清潔能源提升美國競爭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清潔能源出口直接與美國本土企業想借機增加就業、實現企業擴張形成沖突,這給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帶來壓力。

  在楊愛倫看來,目前美國尚無針對新能源產業的國家層面的政策,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并不具有競爭力,使美國新能源領域的企業倍感挫敗。面對中國這個新興大國相對地位和實力的上升,美國這個守成大國打擊、遏制新興大國上升勢頭的內在動機將分外強烈。

  事實上,美國也為該國的太陽能產業提供補貼。上月,美國政府將一項受歡迎的現金補貼計劃延長一年,該計劃為建造太陽能發電站承擔30%開發成本。至關重要的是,無論誰建造太陽能發電站,都可以獲得這種補助,也不論太陽能面板的產地源于何處。美國企業也會因其生產設備而取得制造稅收優惠,各州和各市通常也都取消相關稅收,以吸引制造業來建立此項業務。

  2011年主調是合作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霍爾德倫1月18日向媒體坦言,面對中國對新能源產業的補貼,美國該更多關注如何加強自身政策。

  霍爾德倫表示,“面對中國的新能源補貼,我贊成關于或者讓中國減少補貼,或者讓美國加強政策支持的提法,我認為目前美國在自己的政策上多做點是更加現實的做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告訴南都記者,中美要著重推動新能源產業界和商貿領域的發展,我們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但今年主要是合作。

  在新能源領域,美國起步早,占有研發等方面優勢;中國起步晚,雖然投資力度強大,產能增長迅猛,某些新能源產品產能已經是世界最大,但好些新能源產品中國缺乏核心技術,主要企業基本上還是進口美歐日的核心元件然后組裝,中美在這個領域雖然是對手,但還不是全面競爭的對手。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能源、資源及環境項目主任孔博博士表示,推進兩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兩國應減少清潔能源貿易關稅,同時在技術出口上,美國應從共贏角度考慮放寬對中國的技術出口。此外,兩國也可以考慮推動地方之間建立類似清潔能源貿易特區之類的嘗試,這將有助于兩國在清潔能源貿易領域中取得更多進展。

  孔博指出,目前美國尚無針對新能源產業的國家層面的政策,但《國家可再生能源標準》今年有可能在國會獲得通過,若順利通過,此標準將意味著美國政府對發展新能源作出長期承諾。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