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海關傳來的最新消息確認,去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829.04億美元,首次躋身“全國十強”,人均外貿額已達到日本、意大利等發達國家水平。 據商務部對全國36個省、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的外貿業績排名,寧波外貿進出口總額已經超越天津和遼寧,位居全國第九位、計劃單列市第二位。
寧波“外貿航母”為何越駛越快?做外貿起家的貝發集團總裁邱智銘清楚地記得,1993年4月,他第一次參加廣交會時,拎著一箱用簡易木箱盛放的圓珠筆,在展廳的樓梯口“練攤”。當時他拿到的第一張外貿訂單才2萬美元。如今,貝發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三的制筆企業。貝發筆的出口早已突破1億美元。
與邱智銘的外貿情結一樣,寧波上萬家企業就是靠外貿起家的。
10年前,寧海農民包機參展廣交會,去年他們所在的50家企業自營外貿出口已達到1.62億美元,占當地外貿企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去年他們再度參加廣交會時,已能輕車熟路地和外商談生意。
其間,“寧波制造”從“寧波創造”乃至“寧波智造”轉變,擺脫簡單的模仿復制,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他們帶去的產品越來越輕,附加值卻越來越高。
寧波外貿出口為人稱道的一根線(“敦煌牌”滌綸縫紉線)、一支筆(“貝發牌”、“成路牌”圓珠筆)、一把尺(“長城牌”卷尺)、一節電池(“雙鹿牌”電池)、一臺注塑機(“海天牌”注塑機)等,都是聞名全國的出口“單打冠軍”。同樣,寧波產飲水機、電熨斗、電吹風、取暖器、雙缸洗衣機、電源插座等,也是全國出口“單打冠軍”。
目前,每100美元“中國制造”出口商品中,至少有5.5美元以上是寧波人賣出的。
事實上,外貿對寧波經濟的貢獻度與日俱增。“按照國際通行的方法計算,每出口1億美元的產品可為國內1萬人提供就業機會。按去年我市出口519.6億美元測算,意味著可提供就業崗位超過520萬個。如今每3個就業的寧波人中,有1個人直接與外貿行業相關。”市外經貿局新聞發言人丁海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