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感嘆近期匯率變化"太意外"
4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4990,"輕松"上行61個基點,突破6.50整數關口,而這還只是4月以來人民幣一路"過關斬將"的縮影。從4月6日到29日,19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總共升值574個基點,月漲幅達到0.88%。
"我們想到了今年會繼續升值,但近期的漲幅還是有些出乎意料,"年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的江蘇舜天集團副總經理曹小建說,"現在最直接的效應就是讓出口企業感到舉棋不定,很多海外采購商也因為人民幣匯率變化而猶疑不決,短期內對出口的壓力不小。"
有著24000多家企業參展的廣交會被視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來自一線的調查表明,大部分企業對人民幣升值本身持理解和認同態度,只是如何適應人民幣匯率變動越來越明顯的"頻繁變動期"還是一大挑戰。
一些企業表示,人民幣匯率近期加速變動等于"透支"了企業的預期成本,給今年下半年的生產經營造成了沖擊。深圳大使箱包實業公司主管陳子梁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頻繁升值,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企業預備了人民幣在年底前后進入6.40時代,但現在6月沒到,人民幣匯率就已經達到了這一水平,企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價,只能自己消化,這等于壓縮了未來的利潤空間。企業負擔很重。"
他說:"像我們這樣的品牌企業,定價已經算高的了,尚且這么艱難,其它小企業的艱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被動應對升值不如主動出擊
面對人民幣匯率突然"加速跑",部分外貿企業表示,由于缺乏議價能力,自己往往只能是被動應對。浙江惠靈對外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業務六部經理郭煒中說,現在不少中小紡織企業對人民幣升值更多是一種無奈的心情,"我們出口到歐美市場的產品中,90%以上還是中低端的,像我們這樣的企業雖然在和客商洽談時也會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考慮進去,但實際議價能力并不強,一旦發生變化,企業能做到保本就不錯了。"
一些企業則表示,現在更多的是在"咬牙挺住"。浙江土畜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秉學說,按照近期匯率變化情況,企業的毛利率估計將下降2到3個百分點,"只有通過客戶、工廠和貿易商共同承擔,盡量把損失降低到最低。"
然而,與被動應對升值相比,一些外貿企業則通過"主動出擊",在"頻繁變動"狀態下的人民幣匯率挑戰中表現出了更強的適應能力。知名企業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二部副經理韓小英說,企業從去年起一方面主動加大金融衍生產品的購買量,以抵充匯率變化風險;另一方面,則更大力度的投入資金和技術力量,進行新產品的開發,突破已經飽和的傳統市場,尋求新的商機。
"本屆交易會上,我們就推出了300支純棉超高支高密面料、棉麻面料免燙抗皺襯衫、無縫接襯衫等產品,均屬于國內售價在4000到5000元人民幣的高端產品。也正是憑借這些新優產品,人民幣升值對我們而言是一大機遇,因為它推動了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資源的配置優化,讓我們這種有創新能力的企業通過提前布局贏得了更多空間。" 韓小英說。
企業呼吁人民幣匯率變動避免成為"單行道"
展望下半年市場形勢,一些企業認為,人民幣匯率變動"突然發力"的狀況很可能還會延續,甚至不排除近期再創新高的可能,這與2008年上半年狀況類似,即人民幣匯率變動再度進入"單邊上行"通道之中,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經營壓力。
湖北美爾雅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國說,當前人民幣匯率變動趨勢給全球市場造成了較為強烈的"單行道"印象,從制造和貿易領域而言,不少海外采購商都對人民幣未來繼續升值的預期強烈,這不僅不利于對外貿易的發展,也對我國當前抑制通脹的工作造成壓力。
"人民幣匯率變動應當是有升有降的過程,雖然人民幣升值已經是長期趨勢,但企業還是希望通過這種適度的上下波動,讓匯率變化的節奏更平穩一些。"李克國說。
出席廣交會三期的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巡視交易企業的過程中,也多次提及人民幣升值問題。在他看來,人民幣升值是企業必須面臨和解決的長期挑戰,只有通過加快自主品牌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產業升級轉型步伐,才能真正有效。
盡管早在去年底就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但今年4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在升值軌道上突然"發力"、頻頻"破關",還是給中國外貿企業造成不小的沖擊,"出乎意料"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共同心聲。
來自第109屆廣交會的信息顯示,外貿企業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變動正在進入升值大周期下的"頻繁變動期",應對人民幣匯率變化的能力如何已經成為考驗企業生存的"高壓線",不少企業正在苦覓良策,希望在新一輪的升值周期中獲得足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