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商務部財政部角力奢侈品進口稅

上周末商務部在其官網上轉發一篇引用專家觀點稱應調降商品進口環節稅的報道,昨日財政部也在其官網上轉發了一篇題為《不應取消或降低奢侈品進口消費稅》的文章。文章觀點明確地表示:進口奢侈品征消費稅不但不應降低,相反地應該提高。雖然都是專家在發表意見,但兩部委之間關于奢侈品稅收的分歧之明顯已躍然紙上。而分歧的根源或在于“利益訴求”的不同。

兩部委共識難達

近年來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快速增長,特別是在海外的消費能力之高令世人瞠目。由于在國內銷售的大牌奢侈品價格較海外價格貴很多,呼吁政府降低奢侈品進口稅收的聲音近年來不絕于耳。

今年初,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終于公開回應,關稅導致國內奢侈品售價高,政府將解決部分國際品牌奢侈品在內地銷售價高于海外的問題。

今年6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媒體發布會上稱,將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包括中高檔商品的關稅。他說,“降低關稅是大勢所趨,各個部門對此已有共識。”這是三個月內,商務部第三次表態將下調針對奢侈品的關稅。

然而6月21日,有媒體報道財政部相關部門官員明確否認下調奢侈品關稅。該官員表示,沒有聽說要調整中高檔消費品的進口關稅。

隨后,商務部于6月24日在其官網上轉發了一篇引用專家觀點稱應調降商品進口環節稅的報道。有人認為這是商務部借專家之口力挺降低關稅。

接著6月27日,英文版《中國日報》報道,姚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各部委已就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的問題“原則上”達成了共識,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他還表示,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商務部和財政部可能在近期向國務院提交一份關于擴大進口的方案,其中包括關于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的相關問題。但昨日商務部又否認姚堅接受過媒體采訪。商務部進一步解釋,他們此前一直使用的是“中高檔消費品”這一概念,和各家報道中的“奢侈品”并不能完全等同。

而昨日財政部官網上則轉發了其旗下《中國財經報》的一篇題為《不應取消或降低奢侈品進口消費稅》,再一次凸顯財政部并未就降稅問題與商務部“達成共識”。

利益訴求有不同

據分析,共識難以達成的原因主要在于財政部和商務部各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就商務部而言,在“十二五”時期要擴大內需,刺激市場消費,看著每年幾百億美元的消費“流失”到境外,希望堵住這一“漏洞”的迫切心情不難理解。就財政部而言,在“十二五”期間各種民生建設需求也需要巨大的財力作為支撐。

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6月9日發布的報告,2010年2月初至2011年3月底,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已經達到107億美元,而幾乎同期中國人在歐洲市場購買奢侈品消費累計近500億美元,是國內市場的4倍之多。

另一個數據則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已達1720億歐元。其中,中國(含海外消費者)的頂級消費品消費額約占全球總量的15%,而在國內的奢侈品消費額僅占到全球消費額的5.5%,可見中國奢侈品消費外移之嚴重。

姚堅曾表示:“有人說中國的個人單次海外采購量大概是1000美元,有這么多中國的海外游客采購商品回來,由于這些商品都沒有計入海關統計里面,這實際上導致了對中國的進口低估了數百億美元的規模,也就會影響到對于貿易平衡的判斷。”

而在財政方面,根據現行進出口稅則,進口香水要繳納10%的關稅、17%的進口貨物增值稅和30%的進口貨物消費稅;部分葡萄酒的進口關稅高達65%,另需繳納17%的進口貨物增值稅和10%的進口貨物消費稅。財政部的相關數據顯示,去年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近1.05萬億元;關稅2027多億元,二者合計占中央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29.5%。

爭鋒

商務部稅高導致熱衷境外大采購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分析中國老百姓熱衷境外大采購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部分境外市場是沒有關稅的,如香港地區實行零關稅政策;二、內地高檔消費品分銷體制剛剛建立,層次多、費用大,增加了高檔消費品在內地的交易費用;三、金融危機后,海外產品在其所在國家地區為了促進消費,進行了折扣和降價處理。

商務部門調查顯示,手表、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這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國內外的差價明顯:國內市場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姚堅分析時提到,部分品牌商品的綜合進口稅率比較高的確是原因之一。

財政部征稅并非到境外購買主因

昨日財政部轉載的文章中明確指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出國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出國購買一些高檔消費品,回來自用或饋贈親友,這是一種正常的消費現象,征收進口消費稅不是造成人們到國外購買奢侈品的根本原因。”

該文分析認為,第一,除高檔手表和化妝品外,人們從國外購買的大多數奢侈品,如高檔名牌服裝、鞋、箱包、電器、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等等,并沒有納入我國消費稅的征收范圍;第二,按照稅法和海關法的規定,游客在國外購買商品攜帶或郵寄入境,只要金額超過5000元,回國后都要在入境口岸海關申報繳納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其中若購買的是高檔手表、化妝品等消費稅應稅產品,還要申報繳納進口環節消費稅,而奢侈品的價格都大大超過5000元;第三,部分人之所以選擇到國外購買,是出于原產地質量可靠的心理。比如奶粉,這些年國產的質量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導致人們到國外購買;第四,部分消費者之所以到國外購買,主要是看重這些商品的奢侈性,能夠滿足其炫富的心理需要。

此外,上述文章還表示,征收進口關稅并未影響我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麥肯錫2009年的報告顯示,和前幾年大部分奢侈品在國外購買不同,2009年奢侈品消費已經有60%發生在中國大陸地區。這說明,國內奢侈品消費的增長遠大于在國外購買奢侈品的增長。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講的,到國外購買奢侈品消費的增長如何的驚人。

觀點

對奢侈品征稅有利于社會公平

對進口奢侈品征消費稅,也就是對富人征稅,無疑有利于社會公平,不但不應降低,相反地應該提高。就擴大內需而言,其指向的是國內產品,而不是進口產品。如果擴大對進口產品的消費需求,那將損害國內企業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不僅要征稅,還應把更多的奢侈品納入到奢侈品消費稅征收范圍來,充分發揮奢侈品消費稅的調節功能。(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劉尚希)

降低奢侈品進口稅理當緩行

不少人認為關稅是導致進口奢侈品在國內售價偏高的主要原因,降低進口關稅有助于拉平與國外同類商品價格。然而,關稅之外的其它流通環節成本也是造成奢侈品在華售價高的重要原因,不能簡單將高售價歸因于關稅,最重要的還是中國部分消費者盲目崇洋,給進口奢侈品價格火上澆油。所以,即使降低進口關稅,奢侈品國內售價也未必會降低。

在產業發展政策框架下的成功的貿易政策,應當著眼于促進本國產業發展,以及滿足國內居民的必要消費需求,而不是滿足其追求西方名牌之類虛榮的消費欲望。目前我國已經消除了外匯缺口約束,一部分消費者追逐國外名牌不至于危及我國國際收支平衡,我們已經有條件對這種盲目追捧寬容一點,但我們的貿易政策不應以便利、滿足這種對外國時尚消費品的盲目追捧為目標。(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梅新育)

奶粉等非奢侈品應降稅

現在進口稅的征收模式已經跟不上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不少產品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但因為進口稅率過高,國外中低端產品到國內也變成了高檔商品,這是不合理的現象,而這些不合理就提供了稅收減免空間。奶粉、洗化用品、鐘表、服裝、進口箱包等都應降稅。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