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溉,福州海關在馬尾口岸試點基礎上,將進口分類通關模式全面推廣至關區所轄福清、寧德、莆田、福州新港、長樂空港等口岸,至此,福州關區所有海運、空運口岸都實現了進出口分類通關。目前,福州關區近8成進出口貨物實現了低風險快速驗放。
據悉,分類通關是海關以企業守法管理為核心,以風險分析為手段,對不同風險等級的貨物實施分類通關的模式,設置了“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高風險重點審核”三種通關作業模式。其中,對于低風險且不涉及許可證件和稅費的貨物,海關電腦系統完成電子審核后,幾秒鐘內就可自動放行。
自2009年6月和去年7月分別啟動出口、進口分類通關改革以來,福州海關關區進出口通關時效大幅提速。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關區出口平均海關作業時間為0.1小時,較改革前減少93.4%;進口平均海關作業時間為2.8小時,較改革前減少23.5%。
為了擴大分類通關改革受益面,使更多誠信企業享受通關便利,福州海關不斷深化分類通關改革,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如簡化作業流程,率先將涉及法定檢驗檢疫的貨物納入“低風險快速放行”通道,實現海關系統自動比對放行;主動推出“誠信擔保、自動放行”便捷通關舉措,憑企業信用擔保,簡化擔保手續;加強關企合作,實施企業分類預警提示,幫助企業提升分類等級;加強與地方部門聯系溝通與協作,互通企業管理信息,推動形成社會共管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