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杭州海關對外公布浙江省今年上半年外貿“成績單”: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4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3.1%,高于江蘇、上海進出口增速3.1個和2.1個百分點,延續了今年來浙江省外貿進出口增速“領跑長三角”的走勢。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累計出口1004.8億美元,同比增長22.3%,出口值繼續列廣東、江蘇之后居全國第3位;累計進口441.6億美元,同比增長25.1%,進口值列全國第6位。
民營企業繼續“領跑”,但發展活力優勢逐年減弱。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民營企業進出口777.8億美元,同比增長26.6%,高于全省進出口平均增速3.5個百分點,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53.8%。值得關注的是,從民營外貿發展優勢指數(民營企業進出口發展速度/全省總體進出口發展速度×100)來看,民營企業相對于其他企業的外貿發展活力優勢正在逐年減弱:“十五”期初的2001年浙江省民營外貿發展優勢指數為139.7,到“十五”期末的2005年該指數將為107.6,“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為105.4,而今年上半年該指數僅為102.9。
出口商品方面,機電產品,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占據了浙江省出口商品前三甲。上半年,浙江省出口機電產品428.7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占同期全省出口總值的42.7%。同期,浙江省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148.6億美元,同比增長28.9%,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6.6個百分點;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125.3億美元,同比增長20.9%。此外,浙江省上半年出口高新技術產品76.8億美元,同比增長18%。
海關統計分析專家葛一波表示,當前國際需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未來外貿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對于企業來說,應主動增強創新能力、調整產品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努力提高成本消化和對外議價的能力,變成本壓力為轉型升級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