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今年11月將首次在中國舉行。世界自由貿易區協會主席馬瑟表示,中國的保稅區在規模和創新方面都處于世界最前列,而中國內地首個自由貿易園區有望在上海設立。
第11屆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今年11月將在上海浦東舉行。大會的主題為“自由貿易園區的功能創新”,這也是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行。
世界自由貿易區協會主席馬瑟:“我們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期望能來中國舉行已有幾年了,因為中國的保稅區,無論在規模還是創新方面都絕對是處于領先地位,所以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的保稅區正引領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希望來中國了解成功的秘訣。”
自由貿易園區是世界范圍內推進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的重要平臺。而中國的特殊監管區域,是世界自由貿易園區的重要組成。1990年中國首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外高橋保稅區在上海浦東設立,21年來,中國已陸續設立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102個。2010年,中國海關特殊監管區進出口總額達3884.9億美元,同比增長33.6%,占同期中國外貿總量的13%。
而中國最大的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2010年度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自由貿易園區,在經濟規模、基礎設施等方面位列全球第一。
不過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就坦言,與完全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園區相比,目前中國的保稅區在政策開放度和貿易便利化等方面仍有差距。而浦東正爭取設立中國內地首個自由貿易園區,面積涵蓋上海綜合保稅區的三港三區。未來在監管模式、外匯管理、稅收政策等方面都將有更多實質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