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出口的快速發展,企業在海外市場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為實現出口企業的行業自律,在商務部信用辦公室和國資委行業協會聯系辦公室的指導下,中國汽車協會昨日公布了中國汽車出口企業信用評價結果,并為奇瑞、長城、比亞迪等首批20家企業頒發了出口企業信用評價證書。
據了解,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對汽車出口企業的國際化素質管理、國際化發展程度、國際化財務狀況、國際化管理狀況、國際化信用記錄、國際化重大負面影響事件等六個方面進行評價,并設立了38個分項指標。這是汽車行業第一次通過誠信體系建設方式來開展行業自律工作,中汽協將以此為試點逐步推廣到國內汽車整車、零部件和摩托車等企業。
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中國汽車企業的國際化進程由于時間短、業務量總體小,還處于國際化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許多問題,如同一市場多家進入、低價競爭、售后服務差、不注意品牌形象、追求短期效益等。需要改進的問題有,戰略規劃指導應該更長遠細致,并且要和投資計劃緊密結合;品牌營銷有待加強;需要逐步增加總經銷商和核心經銷商的直接投資份額,掌握部分關鍵營銷渠道;還需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學會控制風險;零部件企業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營銷網絡。
據中汽協統計的汽車整車企業出口數據,7月,汽車企業出口7.33萬輛,環比下降12.73%,同比增速為57.70%,出口量在6月份創出新高后雖有所回落,但仍超過7萬輛,表現較好。1月~7月,出口45.4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