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哈麥德申將中國限制電解鋁產能政策視為俄鋁的一個機會。“如果你看看中國‘十二五’規劃,會發現到2014年底,中國每年將有400萬噸鋁需要依靠進口來填補,注冊盧森堡公司這一趨勢為俄鋁加大中國出口量提供了機遇。目前俄鋁并沒有將很多產品出口到中國,但從明年開始,希望大幅增加對中國市場的供給。”
10月19日,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行政副總裁兼資金市場部董事奧列格?穆哈麥德申(Oleg Mukhamedshin)對本報記者表示,預計未來20年中國對鋁的需求將持續上升,從而為鋁價提供支撐,俄鋁希望加大對中國的出口量。
穆哈麥德申認為,中國在電力、建筑、鐵路、注冊伯利茲公司航空等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上半年,中國鋁消費同比增長了15%,中國持續工業化和城市化將進一步增加鋁的需求。
過去五年,中國連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鋁消耗國,市場需求大約占到全球的40%,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鋁生產國,所生產的鋁大部分供應國內市場。不過,由于近幾年國內電解鋁和氧化鋁的產能擴張迅速,改變了鋁業的進出口格局,
氧化鋁表現尤為明顯。據中國有色金屬[0.10 1.05%]協會統計,目前,我國氧化鋁自給率已達90%,并且有一定出口量。而幾年前,我國氧化鋁自給率還不到50%。
對此,穆哈麥德申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中國的氧化鋁產能擴張迅速,但依然無法滿足自身需求,無論從資源的角度還是經濟效益上看,中國不會由氧化鋁進口大國轉變為凈出口國,而是將保持在略少于需求量的水平上。
另外,穆哈麥德申認為,從電解鋁的經驗可以看出,中注冊法國公司國政府也不會鼓勵高耗能的資源型產品出口,所以不會允許中國擴大氧化鋁出口。
鋁價也是穆哈麥德申關注的方面,他認為,雖然目前歐美債務危機累及鋁價,但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不是鋁的主要消耗國,加上鋁庫存不會增加,以及需求未見轉弱,相信鋁價已經跌至可承受的底線,再大跌機會微小。
穆哈麥德申預計,待經濟平穩后,鋁價將再次沖擊2800美元/噸高點,并且從長期來看,鋁價依然有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