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發改委的工作動態中低調掛出一個標題:“商務部、中宣部、我委等34個部門聯合發布《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規劃綱要》強調,要大力美國公司類型發展服務貿易,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跨越。
這也意味著,自今年6月成形并開始進入部委間會簽程序的《規劃綱要》,已經正式出臺。
“中國服務”趕超“中國制造”
“中國服務”在未來或將與“中國制造”并駕齊驅,成為推進中國經濟轉型的引擎。
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日前表示,根據正在制注冊美國公司好處定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力爭到2015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6000億美元,年均增速超過10%。
雖然相較于倚賴強大“中國制造”的貨物貿易,去年中國服務貿易占外貿總額比重只有10.9%,離國際平均水平的19%還有一定差距,且逆差為219.3億美元。但是,服務貿易的發展勢頭不可小覷。
2010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3624億美元,比“十五”末期翻了一番。去年中國服務出口和進口世界排名雙雙提升至世界第四位和第三位,均比上年上升一位。這一數字甚至讓有“世界辦公室”之名的印度商工部部長夏爾瑪都感到驚訝。
WTO副總干注冊美國公司費用事哈沙·辛格曾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指出,中國的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重要特點,是以強大的出口導向型的制造業為基礎的,“很多服務行業是圍繞著制造行業展開的”。
聯合國貿發會議副秘書長佩特科·德拉甘諾夫則對本報記者指出,中國的服務貿易近年發展較快主要是來源于強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持。“我觀察了這5年左右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主要還是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服務貿易的繁榮發展,是數年前推行一系列政策,包括上一個五年規劃顯現的效果。”
“貿易強國”需要“中國服務”
進一步提高服務業開放水平,不僅可以促進外貿轉型升級,也是擴大內需、增加就業、調節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在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的培育上,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今后一段時間,中國將加快發展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配套的服務貿易。在服務業發展的地域布局上,中國將深化沿海開發,向珠三美國公司年審報稅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和服務業為主的特大型城市集聚。
在今年與去年兩會期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的提案《從國家戰略高度大力推進服務貿易發展》也已經做出了相應表述,反映了業內專家的一致意見。
他對本報記者表示,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外貿出口迅速增加,使得中國對外貿易環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作為擴大服務貿易的重點,發揮中國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中國企業積極承接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財會核算、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作為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內容。